邳州信息网

标题: 教育是一颗种子,总会遇到风雨 [打印本页]

作者: 乐乎    时间: 2018-10-15 10:01
标题: 教育是一颗种子,总会遇到风雨
教育不是容易的,佛导人向善甚至可以牺牲本身的生命。但,教育学生远不消付出如此代价。

常有家长跟我抱怨本身的孩子不听话,难以管教。当然,学生在我班上,我也知道有些学生的状况是多么不利于学习。有些学生有些坏弊端,比如说,总是喜缓洗砦筅老师,家长背后搞小动作,并且得逞之后洋洋得意,那是不是说这个学生的道德品质有问题呢?其实不是的,道德品质是一种相对不变的东西。其实,这些弊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阶段性的。我以这个为例来说明,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认识到学生的行为偏差的性质。





学生到了高中为什么难以纠正性格中不好的因素呢,一是学生到了这个阶段发育程度较深,二是这个阶段自我意识愈发突出。自我意识的萌发会与别的一个问题产生关系,那就是自我接纳。大家可以想象,一个人是那么容易否定本身吗?所以,到了高中家长就会发现有些学生会变得固执,甚至不成理喻。





那么有人会问,我们的娃娃道德品质应该差不多,那为什么性格却大不相同呢?简单地说,不管是生活在怎样的家庭,除了那种教孩子是非不分的家庭,孩子们学到的社会知识,书本知识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是非不雅观,审美不雅观等等都一样也就不稀奇了。性格的不同就要说到环境了。环境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心理环境以物理环境为基础。家庭关系,父母的责骂、表彰,家庭的物质条件,能听见、看见的等等是物理环境。与之对应的物理环境影响人的心里塑造就是心理环境。举个例子,一个生活条件很好的人,心里会有一种优越感,生活条件好是物理条件,别人不如我就是心理环境。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生活环境、父母的言行举止会不竭地塑造孩子的心理环境的。其中我觉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当孩子小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真的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小孩胆子小,很可能就是小时候挨骂较多。





综上所述,我们要让学生在高中阶段行为良好的话,我们在教育的初期就要埋下一颗优质的种子才行。释放本性有必然道理,但我们不能过度解读。回到文章开头,除了在孩子小的时候的教育方式,家长还要注意的就是学生当前行为的深层原因,比如,有些学生对某种东西容易上瘾,很有可能是这个学生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某一种满足。在教育的时候不要一直批评责骂,说孩子不懂事,先分清楚是因为某种心理原因导致的上瘾还是单单是好逸恶劳。前者,我们需要对症下药,后者还真的比力难办。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一起来探讨一下。
作者: hy_lyg    时间: 2018-10-15 10:01
感谢笔者,感谢今日头条,现在的孩子确实有很多问题,譬如上述笔者所赘述的一些不雅观点。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们很多家长应该很好的反思本身教育孩子的方式,以更正确的方式引导本身的孩子,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让本身的孩子的身体和身心得到更良好的发展,特别是高中阶段,家长怎样教育本身的孩子,和他们当时受到的教育理念会对他们以后的人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今日头条不错,笔者写的也不错[酷拽]
作者: 離別的一刻    时间: 2018-10-15 10:02
教育真难
作者: 记录爱    时间: 2018-10-15 10:03
写的不错
作者: 我不是周瑜    时间: 2018-10-15 10:03
棒棒哒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