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教育孩子的过程像煲汤:加多了汤料,孩子就失去了本味 [打印本页]

作者: jorle513    时间: 2019-1-23 07:50
标题: 教育孩子的过程像煲汤:加多了汤料,孩子就失去了本味




子女教育过程就像我们我们做饭时的煲汤过程。虽然我们不都是烹调高手,但是我们都知道怎么烧汤——烧水,添材料,请大家品尝......教育与煲汤,这里确有一些相通之处。

本文来源:公众号“美国留学妈妈圈”(ID:USAmamaquan)。如果您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一、

我们中国人都很重视子女教育,期望子女长大以后能够出类拔萃。但是,许多人对成功的理解过度局限于高学历、高薪、高位,而忽视了子女的综合能力培养。

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指标,是他们做本身喜欢做的事,并且过得很开心。



二、

子女教育过程就像我们我们做饭时的煲汤过程。这两件事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细想之后,却有其合理性一面。

虽然我们不都是烹调高手,但是我们都知道怎么烧汤。烧上水,加上材料,添加调料,烧好以后请大家品尝。跟教育比拟,这里确有一些相通之处。

烧汤的材料不同,煲出来的汤也不同。同样,对本身的小孩,我们也要因材施教。

如果孩子不是弹琴的料,我们就不要期待小孩必然要在音乐比赛中得大奖。再说了,如果孩子真的喜欢上弹琴了,你愿意他做音乐特长生,上音乐学院吗?

烧汤时怎么用锅盖。美国人教育孩子采取不盖锅盖的放羊式教育,任其孩子自由发展,所以孩子的聪明才智容易在追求享乐中浪费掉,没有很多实干技能。

相反,我们中国家长容易过分使用锅盖,恨不得再压上两块石头,结果孩子技能很强,但处事能力和人际关系方面就比力欠缺。并且,压力太大,就可能会爆发出负面效果。

孩子是独立体,有本身的人生不雅观和价值不雅观,但我们华人家长喜欢把本身的价值不雅观强加给孩子。孩子选择职业时,我们可能会从本身的角度,过早的为孩子下结论、做决定。这样孩子就像加了太多调料的汤,失去了本味。

汤烧好了以后,客人品尝的是汤,而非厨师。孩子长大以后,社会接纳的是孩子,而非家长。孩子以后的发展,父母没有必要把他们作为本身的成就或者错误,不然可能会影响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三、

美国的中国孩子就像玫瑰花,高中时最灿烂。在美国好高中的毕业班中,尖子学生中的华人孩子比例很高。在美国名牌大学里,华人学生的比例也比力高,但走上社会以后,华人孩子渐渐就失去了优势,难以走上社会高层。

不外,华人孩子没有走到高位,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社会对他们的接纳程度,我们有限的社会资源,我们的价值不雅观念,华人孩子在同龄人中的百分比,他们失败的风险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造成,并非全是我们的教育失误。

对华人孩子,这里有6个建议:

1、接受现实。华人孩子在美国承受与美国普通孩子不同的挑战,他们必需接受现实,迎接挑战。

2、适应环境。华人来到美国,面对全新的环境,我们要学会去适应。

3、自我调整。美国跟中国不一样,华人家庭跟美国家庭不一样,所以我们要调整本身去适应环境。

4、心存感激。人生中许多懊恼事,我们要心存感激,而非埋怨别人。我们要感激我们现在所有的一切。一日三餐,当思来之不易。

5、负责精神。人生中的挫折并非失败,挫折变成失败从我们抱怨别人开始。面对挫折和失败,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

6、学会平衡。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选择,我们要学会平衡。任何一件事,走向极端就可能变成坏事。打麻将如此,读书也是如此。

作为华人家长,我们也要做到三点:

1、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我们负有责任。孩子不仅念书时在学习,孩子不雅观察我们时也在学习。许多孩子的坏习惯,可能都源于我们本身。

2、对我们的孩子,我们要百分之百的接纳。不管他们是否有什么缺点或错误,我们都要发自内心地爱戴他们,接受他们。

3、对孩子怀着一颗感激的心。孩子是上帝送给我们的天使,所以我们要感激他们来到我们家里,在我们家里健康成长。

华人孩子和家长都不容易。面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我们和孩子都需要向全A去努力。


意犹未尽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