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跟中医专家学学"揉腹",4大功效你猜都猜不到
[打印本页]
作者:
平衡才能持久
时间:
2019-9-27 15:37
标题:
跟中医专家学学"揉腹",4大功效你猜都猜不到
腹部是大部分消化道的所在,意味着消化吸收都在这里发生。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这六腑都在腹部,女子胞(子宫)也在腹部。
中医认为,六腑以通为用,六腑畅通则五脏平安,五脏平安则气血充足,气血充足则经络畅通,经络畅通则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则百病不生。
古人对腹部有着这样的说法:
“腹软如绵,百病不缠”。
可见,若要百病不缠身,就要保持腹部健康。
揉腹的5大好处
01
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
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从而预防和消除便秘,对老年人尤其需要。
2
腹部按揉利于减肥
因为按揉腹部能刺激末梢神经,通过轻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按摩,使腹壁毛细血管畅通,促进脂肪消耗,收到满意的减肥效果。
3
睡前按揉有助睡眠
揉腹有利于人体保持精神愉悦。睡觉前按揉腹部,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对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4
揉腹防疾病
每天早、中、晚饭后各揉腹1次,每次约揉5分钟,可达到辅助治疗溃疡病的目的。因为胃溃疡病的发生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经常揉腹,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过量分泌,防治溃疡病。
5
慢性肝炎
每天早、晚坚持揉腹,则舒肝解郁、调理脾胃,可解除肝区隐痛、腹胀不适、食欲不振等。
四种按摩手法
揉脐腹
“揉法”是用指腹或手掌,紧贴身体某一部位做回动按摩。
动作:
揉脐腹时,两掌相叠,以肚脐为中心,做
顺时针按揉
。
速度要柔缓,用力要均匀。
功效:
可以增加腹腔压力,刺激直肠神经,促进粪便排出,有
减轻便秘
的功效。
推少腹
“推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体一定部位沿一定方向往返推移的按摩手法。
动作:
推少腹时,两掌从两肋乳根处开始,从
上到下推向小腹
,掌根用力,反复推摩。
功效:
两胁是肝气容易郁结的地方,经常推摩少腹可
疏肝理气
,解决情绪问题导致的
消化不良
。
摩脘腹
“摩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体一定部位做环形移动的按摩手法。
动作:
摩脘腹时,两掌相叠从胸口开始,向小腹摩运。
然后两掌分开,沿腹股沟向两侧摩运,再沿两肋向上,经乳根到达胸口。按照环形路径,反复几十次。
按摩时,正好可以刺激到
中脘穴
。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或者肚脐上方4寸的位置。
还可以
搭配腹式呼吸
一起来做。向上按摩时,顺势吸气;向下按摩时,顺势呼气。呼吸以不憋、不喘为度。
功效:
中脘穴具有
健胃消食、疏肝养胃
的作用,胃不好的人可常按。
常练习腹式呼吸,会让慢阻肺症状减轻,生活更轻松。
揉腹侧
动作:
第一步,用两手掌大鱼际侧面,沿乳根来回摩擦,速度稍快,大约3次/秒,感觉该区域微微发热为好。
第二步,用手掌在两侧腹部顺时针按揉(如上图),速度要柔缓,约做30次,感到腹部两侧温暖舒适。
第三步,从两胁肋部的上方,斜向下推摩到肚脐下方,推摩30次左右,用力深厚。
功效:
揉搓两肋有助于肝经的气血运行,还能刺激两肋处的
大包穴和章门穴
。大包穴在腋窝下6寸(4横指为3寸),腋中线上;章门穴在侧腹部,第12根肋骨的上方。
揉搓两个穴位有利于
健脾理气、舒肝解郁、调和肝胆脾胃
等。
5类人群不适合揉腹
过饱或者饥饿时、妊娠及经期妇女、皮肤病患者、腹腔内有肿瘤、感染或出血病症的人群不适合做揉腹。
下面几类人群,禁忌自己乱揉肚子。
过饱或者饥饿的人;
妊娠及经期妇女;
腹腔内有肿瘤、感染或出血病症的人;
肚子莫名疼痛的人;
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阑尾炎等原因出现的疼痛,揉肚子反而会加重病情,应及时就医。
刚做过腹部手术的人
揉腹会让腹部压力增大,刚做手术后的患者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