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战”疫”!|苇叶:战疫杂记(二)善待农民工 [打印本页]

作者: 123457092    时间: 2020-4-10 10:46
标题: 战”疫”!|苇叶:战疫杂记(二)善待农民工
战疫杂记(一)
善待农民工




文/ 苇 叶 插图/张耀来




这几天朋友圈热传一张微信截图,内容大致为“参加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工人要结算工资时,好些工人坚决不领工资。他们说武汉现在这么难,我们也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提供吃喝已经很好了,工钱就不要了...”最后发出感慨“中国有这么多善良的人民,真的要好好善待他们!”






该截图引起很多人关注,纷纷转发点赞“好样的中国人!”“看到火神山朴实的建筑工人不要工钱的事情很感动”。
的确让人感动,石人也会暖心。不少人诚心表示“真的要好好善待他们”。
但是承建方工资负责人的表现却让人心生疑窦。据健康时报记者事后采访一名主管称,的确有这个现象,不过没领工钱的是部分志愿者,他们没领钱就走了,也没留下联系方式。“我们本来是打算给他们发工资的,但是他们没要,做完工就走了,因为他们不在劳务队里,所以现在也没有联系到他们,听说这一部分志愿者去了山东潍坊打工。”


后续情况怎样,笔者就不甚了了了。不过我想,凡受感动继而关心者不免要问:我们当真能心安理得地让农民工如此奉献,大家给一通赞美,而后就云淡风轻了吗?






  其实类似感人事例,二千五百多年前就曾发生过。《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记得详实。说是有一次,子贡从国外赎回一名落难他乡而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却不接受国家按规定给予的赏金。鲁国人听说后纷纷称赞他重情重义,不贪财。子贡也为自己的这份义举感到自豪。不料孔子听说后却很生气,批评子贡做错了。子贡及众皆不解,孔子循循善诱道:你只看到眼前,却没看清大局。鲁人被人赎回,奴隶获救,救人者被人称赞,还能拿到应得的报酬。这本是两全齐美之事,可现在你打破了这规矩,以后人们赎回奴隶,若领取赏金便会遭人嘲笑,如若不领,虽被称赞一番,但拿不到应得的报酬,恐怕还要损失成本,照此下去,谁还再去救人呢?
  孔子如此教导之后不久,另一学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头牛,子路欣然收下。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便会涌现出更多的见义勇为者。


  对此,《吕氏春秋》不禁感叹:夫子见微知著,洞察人情,实在是了不起。
  对照先贤,在对待火神山建筑工资问题上,其实答案已不言自明了。






 

  何况建筑工人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上有老、下有小,相对来说,其生存较之“子贡、子路”们更为不易。他们的劳动所得,理应按时支付。更遑论他们舍却春节天伦团聚,冒着严寒尤其瘟疫感染的风险,加班加点,风餐露宿建设防疫医院,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贡献,是人间难得的大爱。

  面对这份了不起的贡献和大爱,承建方理应当即全额发放工资。经舆论热议后,发现未能“当即”,但事后也可弥补。只要拿出“防控”精神,何谈找不出?非难找也,实非愿也!噫唏,人家农民工超标境界,你却不尽义务,相形见绌,何其云泥之别!

  再者,众微友们越是点赞、宣扬,建筑工人们的心理压力越大。无论拿钱与否,大家都很尴尬,肚子疼还没法揉。我们看似转的正能量,其实无异于“道德绑架”。
  胡适先生曾说过:“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最终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眼下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我们既要坚决打赢防控之战,又要守好精神家园。仁,义,礼,智,信,一个都不能少。
  先贤们有经验,也有教训。记住孔夫子的话,仍不失为正道。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