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占城清明行 [打印本页]

作者: 上善若水8L8    时间: 2020-4-25 11:04
标题: 占城清明行




占城清明行

文/枫声

占城是邳州的一个乡镇,一个和陈楼一样、素以拥有“果园”而著名的乡镇。

去占城的次数屈指可数,大都是只到镇区;唯一一次的深入是到了白山村,见到了很多的青石房子和邳北乡村业已消失的老杂树。印象中,那一片是多山的,否则,村庄里,何以那么多石头墙房舍和院落?

只是几次去都是来去匆匆,传说中的知青旧居、石屋寺和蘑菇岭一直未得以去看过。

清明节前夕,有朋友约去占城;恰逢多年未见的老同事老杲自南京返乡,电话里说想碰碰面。于是,4月5日的清明占城行就瞄准了传说中的几个地点。

知青旧居所处之地远离村庄,周围可见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十多个小山。青石青瓦的房子,六七十年代的标语和宣传画,会使熟悉那段岁月的人恍然回到激情燃烧而又苦涩深重的从前。“上山下乡”、“广阔农村大有可为”,一代城市知识青年的命运从此与农村紧密纠缠。







走在知青旧居的院子里,作为七零后的我想起了很多年前读过的一些反映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王安忆的《小鲍庄》,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从这院子里的一处知识青年植树雕塑看,当时这里住着的城里来的知识青年们,种粮之外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植树。这里是丘陵地,土石掺杂,种粮很难高产,种植果树倒是很合乎实际。半个世纪过去了,不知他们种下的果树,还有多少还留存在这熙熙攘攘的人间。







很为这处旧居庆幸——若是离村子很近或就在村庄里,估计早没有了影迹——特别是乡镇财政靠计划生育超生款过日子的那些年,村子里的什么不被败乎得精光?!留住一处旧居,也算是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留下了可资回忆的生动教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历史的痕迹,总比空洞的说教更能触动心灵、引发思考。





石屋寺在知青旧居西南约一公里,据说始建于北魏时期。听说寺内尚有千年橡树一株,惜乎疫情期间尚未开放。在看了介绍寺院的碑文之后,我和老杲唯有观瞻紧闭的寺门,于心底发出一声遗憾的叹息。“山环古寺,月照禅林”,该是何等幽静幽深之地?邳州海拔最高处在艾山,海拔也仅有197米;海拔70余米的占城诸山,1500年前,应该有现在想象不到的秀颀吧?



不禁想起艾山里那几株高大的橡树来。橡树在北方不是多见的树种,能长得高大且树龄达千年,真是稀罕中的稀罕。

蘑菇岭是自然和人为合力形成的景观。采石加工石子,一大片丘陵被夷平,附近仅余一岭状如蘑菇,下又临采石形成的深坑,雨水积郁,状如水潭,蘑菇岭之嶙峋秀挺相形而出焉。





蓝天白云之下,近观蘑菇岭,别有一番高大苍凉的壮观。

文友徐辉和赵成海说,占城还有陈遒墓和白山大泉,亦颇值得一看。可惜看到他们的留言时已经回到了县城。只有等着有机会再去看了!

庄周说,“吾生也有涯”。有涯之生里,实在应该多出去转一转——可以是有目的的,也可以是无目的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入眼,人的心胸大抵会宽一点,人对生命的思考大抵也会多一点、深一点。




作者: sanw    时间: 2020-4-25 11:06
转发了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