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骆马湖侯四先生的故事 | 作者 侯万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女壹号 发表于 2025-3-19 21:0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女壹号
2025-3-19 21:07:11 1683 0 看楼主


骆马湖地处鲁南丘陵和苏北平原的过渡地带,跨徐州、宿迁两市,解放前骆马湖是季节性湖泊。
陆圩是骆马湖最繁华的地方,是区公署所在地。陆圩西北300米的地方是官阁场,场内住着老中医侯四先生(本名侯平文,排行老四)。侯四先生从16岁开始跟父亲学习中医,中医的《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他熟背如流。他爱书,更爱学习,房屋内除中药外,其余都是书,只要有空,他总在看医书,他开的中药方子守规而灵活,内行一看他的方子,就知道方子的出处,他开出方子到窑湾钱三先生的药柜是通用的。侯四先生药方子中的中药大部分都是自己加工,外面有一种传说:“侯四先生三指能断生死”这也可能是夸张,可是他内外妇儿疑难杂症全能看,特别对妇儿疾病疗效更好。他的针灸技术也很高明,很适合广大的农民,对腰、腿、腹痛等病人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针灸常常少收费或不收费的。
侯四先生不仅医术高明,同情贫苦百姓,而且暗中支持共产党。解放前骆马湖是共产党游击队和国民党拉锯的地方,东边大二、三场经常有土匪出没,他外出看病,家里人十分担心,特别是国民党乡保长对侯四先生倍加注意!因为他二儿媳妇的哥哥汪玉培是当时?头乡共产党指导员,因为亲戚关系,所以汪玉培常常和队友来看侯四先生,国民党乡保长就说他通“共匪”,时常来找他的麻烦,要钱、要粮、要枪、要子弹。有一年麦收季节,家里人忙了半夜为第二天十几个收麦的人准备饭菜,哪知道后半夜突然窜进家里几个带枪的人,说是汪玉培的队伍,还没有吃饭,于是连抢带拿,把第二天准备的饭菜掠光了,以后才知道是国民党顽乡保长干的坏事!可是不敢去找他算账。
一九四六年秋,共产党干部北撤,住在侯四先生家养病的丁乐同(地下共产党员)因患风湿病,双脚不能走,国民党搜查的很严,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国民党在所有的路口都设岗哨搜查过往行人!怎么办呢?侯四先生叫二儿子侯永祯准备一头小毛驴,丁乐同骑在毛驴上,脸上涂些中药黄粉,为防止意外又开了几副中药带着,走小路避开岗哨,但陆渡口是必经之路,那里岗哨查得更严,查岗人一看到毛驴上恹恹病人,反复地问“什么病?”答“肝炎,会传染”又查要方子一看是侯四先生开的药,他讲:“侯四先生还救过我一命”。就这样“病人”放了。
战争时期,骆马湖地区的斗争十分激烈,敌我双方多次交手。侯四先生的大儿子侯永祥在宿西县刘圩乡行医(现在睢宁县梁集镇刘圩村),经常从刘圩到陆圩为党组织的地下联络员传递情报。
1946年秋至1947年,大批国民党顽固势力返乡,反动派对共产党地方干部大肆抓捕,疯狂报复。此时宿西县刘圩乡党的地方干部只得向北转移,有一部分地下党暂时落脚在骆马湖陆圩乡。他们得知侯永祥经常到骆马湖老家拖运肥料,便找到侯永祥,希望帮助他们与家人联系,侯永祥明知这是要担很大风险的,但是在大义面前,他义无反顾地答应了,并积极帮助。侯永祥在前面拉着粪车,旁边五弟永昌或六弟永达帮拉偏车。作为地下联络员,侯永祥主要帮北撤的共产党干部带情报和书信回家,有时也帮忙捎生活费。途中要经过国民党重兵把守,严格盘查的运河渡口。一旦搜查到给共产党带的东西,有可能坐牢甚至杀头,这一关考验着人的胆量与智慧。侯永祥胆大心细,每次都会把为他们携带的东西用油纸包装严严实实,藏在运粪车的粪中间。过渡口时,国民党大兵一见是运粪车,赶紧捂住口鼻,匆匆放行。
有一次,国民党把渡口关闭了,侯永祥在渡口等了几天,十分着急。由于运粪车下藏着给河对岸捎的东西,即使大粪气味难闻,他也一直守着,不敢离开。后来,侯永祥通过父亲与渡口张四老板取得联系。趁着夜色,用小船从渡口上游把粪车送到河对岸。
就这样,侯永祥不知有多少次推着粪车,冒着危险在泥地上留下深深的印记,这深深的车辙成了党组织沟通运河南北的交通线。在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中,正是有千千万万象侯永祥这样的人支援,革命战争才取得最后胜利,这也是他一生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女壹号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168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