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民俗:婚后礼节知多少(作者 王如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成圣 发表于 2020-4-25 14:2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成圣
2020-4-25 14:22:14 3587 0 看楼主


婚后礼即在婚日的第二天开始,婚后礼有新人的、有家人的、有亲属的、有客人的、有女方家庭的;规矩多、讲究多;其内容主要是以夫妻二人相恩相爱和家庭合睦为主题,有暗示生育内容的物语。

拜谒礼 拜谒礼,即拜见公婆,也称请安礼。新人过完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早晨起来,首先向公婆房间拜见问候公婆,俗称请安。古代施双手扣使礼,俗称“万福”,但更多的是跪拜磕头请安,并尊称公婆“爹”和“娘”。公婆一般都十分高兴的挚礼并扶儿媳入坐,说几句客套话后,并安慰儿媳说:“儿子年龄不大,还不太懂事,你多照看着点,有时发脾气的话,你也忍让着点”等之类的话语。邳北有的村镇,儿媳见公婆改口称“爹娘”,公婆还给儿媳改口礼钱,以奖赏儿媳口甜贤惠,俗称“改口礼”,又称见面执挚。见面执挚始于周代,“天子以 挚、诸侯以玉挚、卿以小羊挚、大夫以雁挚、士以雉挚、百姓以男女长幼之别所挚不周,年青妇女以栗、枣等为挚。”近代多改以钱物而挚,也就是给礼钱。

薅脸 结婚第二天,婆婆找“全福(乎)人”为新娘薅脸,又称开脸。开脸是婚姻习俗之一,就是“全福人”用两根红线挽成绞股线索,在脸上抹上白灰粉,双手用拇指、中指一张一翕在脸上绞线,绞掉脸上的绒汗毛,修齐眉毛和鬃角等。绞完后,又将红鸡蛋在脸上滚,同时唱喜歌:“薅脸要红线,滚脸要鸡蛋,今日吃喜糖,明年吃喜面(指生子)”该俗也是女子进入婚后夫妻生活的标志。过去女子脸无绒毛而光亮,以示其婚嫁,二眉间毛不顺,以示其已过性生活,俗称“眉中开花”。俗言道:开脸、开脸、夫妻床上事情就拉开羞耻的脸皮子了。

分大小 分大小有多种形式。一种由主事人和家人商议拟好名单,在院中立上凳位,铺上席,从辈份最高、年龄最长的亲属开始,依次唱名安坐,被唱到者入座接受新人叩拜,同时送给新人一份“见面礼钱”。被唱的人一般在接受叩拜后起身搀扶新人,说几句客套话或夸赞新人一番。一种由家中嫂子带新人到近门子家中拜叩,先拜最长老者,再拜长者,并依次介绍家人称呼,以此认门子分大小,过去邳北多采用这种形式。一种是婚后近门子接新人到家中吃饭,俗称“请新媳妇”。既认门子,又分大小,并述了亲缘。这是现在普遍流行的方式。

探瞧 探瞧俗称“探房”或“舅仔探房”,即是探问一下洞房花烛夜的情形如何,这种婚俗仍延用今天。婚日的第二天一大早,舅子、叔、侄三辈人来新郎家中,问候新人在家中情况及心情。过去如果是男方因女方不是处女而发生变故,主婚人和新郎多质问舅仔或告知媒人,让舅仔把新人领回或教训一番,不管酒饮。如果夫妻没有什么变故,欢欢乐乐,男方就大摆酒席招待。近代至今这种婚俗已演变成“忙三天”。第二天早上舅子、叔侄三辈人来男家接走新人(多数不吃饭,也有吃饭的)回娘家,第二天饭后送到男家,男家并找亲友陪伴,共进酒席,而后回去。

回门 回门是邳州婚嫁习俗之一,也是婚后新娘第一次回娘家。回门时间于婚后第二天始,天数不同,多以男女两家在结婚那天约定的天数。归期不尽相同,有“忙三天”的,有“叫二送三”的,有“接四还四”的,有“接九还九”的,过去也有过一个月才接的,叫“接满月”,即满月接。俗谚说:“接四还四,越过越自”、“接四还八,越过越发”、“接九还九,越过越有”。现在以“忙三天”为普遍。所谓忙三天,即接也匆匆,归也匆匆,省了很多规矩。回娘门前要把公婆、丈夫等人的鞋样或鞋码带着,以便做回门鞋。

回门 新人要带回门礼,回门礼有:一是公婆鞋。其中也给小侄或弟妹做鞋,也有的是家中有几口人,就做几双鞋,俗称回门鞋。过去的鞋是新人一针一线日以继夜赶做的,做不出来就请亲戚、邻居的巧姐、巧婶帮着做,一定要做得精细、如适。因为回门后,要给公婆等人穿,做小了,叫穿小鞋,所以宁大点不要小了。这种习俗又叫看针线,看一看新人的针线活儿怎么样,做好了,都说新人“心灵手巧”。现在的回门鞋都是到集市、商店中购买的多,不需再做鞋了。回门“鞋子”实为取“回门携子”谐音,意为女方祈祝女儿能为男家生儿育女。另方面新人给公婆做回门鞋,一是表示儿妻的孝敬贤惠,知情达理;二是和谐交融了夫妻、婆妻感情、家庭感情,以求对儿妻子喜欢关爱,“鞋”与“谐”音近。

二是拍子,即用秫秸梃子穿成的,有大小锅拍一对和箅列子一个。锅拍子为盖锅或放食品用的,也是取“拍子”即“百子”之谐音的物语,女方家长祈祝女儿能多生儿女,讨男家人喜欢。拍子是用梃子上下叠放后用麻线穿成的圆形,穿与传谐音,又有团圆“传百子”之意。

三是馒馒,俗称回门馒馒,馍馍为单数,十几二十几三十几都行,有的上面还点上红点,一般回门馒馒要蒸得又好又白,馒头又是圆的,有团圆之意,馒头是用箢子装的,也有“挽子”之寓义。俗话说“雪白的馒头没说头”,回门馒馒要退,退时要留双数,不留单数。也有根据女方“来单留双”或“来双留单”的,决定退回门馒头的数字。

四是红公鸡。红公鸡俗称回门鸡(吉),也称回门领路鸡(吉),取“鸡”“吉”大吉大利之意,一般为一对。俗话说:“回门馒馒,领路鸡。”其意可解了。

五是回门时,是谁接谁送,中间不可换人,一般为三辈人。回门时男方安排亲友陪亲人宴席,宴席在堂屋。宴席座位以送新人的客人为上座,俗语云:“天上天公,地下舅公”即天上以玉皇大帝为最大,地上人以舅舅为最大。以舅仔坐上座,另两位送客人分列左右。陪客人按辈份分大小左右向下排座,坐乱了,人家会说不懂礼。因为这是亲家人第一次在男方家吃饭,这顿饭是男方必备的礼俗。送客人走时,回门馒留下,并对新人劝慰一番,告辞而归。男方并把客人送到村头告辞。回门以后,婚姻习俗大礼基本结束。亲家两家和新婚夫妇就可以互相随意走动了。

接短趟 接短趟子是新人亲属、干亲、姑舅、和大小姨去接,亲戚干亲接一般是三、四、六、九、十二天,也就是在这五天内轮流接,哪天接都行。当天早上接,吃完两顿饭后再送回婆家。接短趟男方不管饭,十里八里的都要回到家中吃饭,接短趟一般在新人蜜月内12天内接送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成圣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58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