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民歌:卖针谣(作者 吴邦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成圣 发表于 2020-4-25 16:2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成圣
2020-4-25 16:25:32 5410 0 看楼主


《卖针谣》历史上没有文字记载,全靠民间艺人师承口传。形式上如同邳州“说花相”,即随口唱成,见什么说什么,长时间的积累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歌谣。建国前后直至“文化大革命”后期,做卖针生意的人还经常流行于各个集市。八十年代以后,逐渐减少。目前上集市卖针和传唱《卖针谣》的人已非常罕见。

邳州的《卖针谣》除了开篇以外,一般分为六节。开篇十二句,以“打开一包明镜”为开端,以“要买好货奔单庄”(指卖针线的摊子)为结尾。为的是招揽顾客。其他各节皆按针号大小并借用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进行哼唱,如:第一节把大号针比作罗成的一杆枪,二号针比作调兵遣将的二皇娘,三号为昭君娘娘过昭关,四号取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五号以五五二十五一封针为结尾。第二节分别以“杨家将”、“王二姐抛绣球”、“白蛇传”及五号针的妙用为内容。第三节将“黄三太”、“瓦岗寨”、“孙二娘”、“穆桂英”等人物穿插其中,并伴有推销等巧语,像“广西纸,无锡皮,使到来年不锈根”,“广西皮,一小溜,使到来年不上锈”,“包起来,裹起来,人为钱财,做买卖,谁想晚睡早起来”,“打开一包明晃晃,虽说不是白银造,它比白银还亮堂”等。第四节既讲针的用处,又讲自己的货真。全节七十四句,从大号针说到五号针,既有历史故事人物,也有社会万象,诙谐有趣。第五节除叙述各号针外,主要宣传自已人品,劝顾客购买,第六节类似前几节,只是宣传的内容不一。

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目前在集市上做卖针生意的人已很少,其歌谣及传唱形式也面临失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成圣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541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