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疫”!|徐善义:抗疫随感(五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23457092 发表于 2020-4-12 13:3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23457092
2020-4-12 13:38:51 3314 0 看楼主
抗疫随感(五篇)

徐善义



(一)别情元宵节

又是一个元宵节来了,静静的,如年一样的静。没了往日的喧嚣,没了往年的热闹和喜庆。天微亮了,但我早已是辗转反侧,睡意全无。室外没一丝声响,整个小区也是昏昏而睡。此刻,我真的希望能听到谁晨起的气息,更是奢望外面远方的村落能传来点点零落的鞭炮声,哪怕是小时记忆里的鸡鸣狗吠。但是没有,一丝也没有。没有悲悯,只是觉得静的安然。时事如此,谁也不会去埋怨,只是想静下心来去脑补那往年的温馨与安暖的记忆,这样也是美好的回味。人,繁忙惯了,静思有时倒很不习惯,不自在,但难得的静谧会给心留有喘息的空间。空灵是种境界,是很难得的美好。

思绪静坐,就像躯壳,无聊但不空虚。一年元宵至,预示年将结束,如昨一样,忙碌的节奏又将开启。但是,此时整个世界都是静静的等待,等待着花开的声音,哪怕是春芽萌发的一丝丝语呓。其实,春的气息也是扑面而来,那是季节的派发,更是生命的节奏。春,有时需要挣扎,它要挣脱冬的藩篱,就像那破茧成蝶的故事,演绎一番凄美。春天的故事,很多。期待不需要忧伤,只要耐心和坚持。就像乌云遮不住太阳,黑暗掩盖不住曙光。其实,有时常想,等待也是一种美好,它是一种公平的“欲望”。无论是谁,不论贫富,无论贵贱。在季节的轮回里,在生命的感悟中,都是受众者。就像我们面对生死,没有偏袒和宠爱,有的只是恐慌和沉着。审视生命,不敢去想。因为有太多的意外,太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有时甚至是措手不及。“假如”这个词很好,它解决了很多我们心里的不安、孤寂与忧伤。有时,甚至,它能平息我们内心深处的那道近乎崩溃的坎。最起码,是一种安慰。叫我们近乎窒息的难受,有一点点、一丝丝安喘,岂不更好?仅此而已,罢了。

今天是鼠年的元宵节,静静的记忆了。不想再去想啥,只是静静地等待,等待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暖暖的味道,真好……

我想去踏春,真的。

(二)“二月二”的记忆

今天是庚子年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一说。天空阴沉,雨丝淋淋。多日的网课,已是习惯。平日里积极参与,积极看着电子文本,为着新学年的开始积极准备着,倒也是忙得不亦乐乎,似乎淡忘了疫情的往日担忧了。虽然近日一些路口街道封锁解禁,车水马龙的盛况又是空前如往,但是防范形势还是不容乐观。但愿人们都能自觉防护,增强公众责任和担当意识就好。不夸张地说,我还是很遵守规则的,从疫情防控号令起的那天就是了。宅得彻底,本分。但宅而不空虚,读读书,写点文,感受文字的暖,更多的是关注每天的疫情发展状况。忧虑,感伤,激动,振奋,释怀又不释怀的折磨,痛并快乐地活着。人有时就是感性和理性地支撑着自己,总多是逆来顺受。不是追求有着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而是最起码的,哪怕一丝丝的庶民担当是不可丢的。这些日子,读了铺天盖地的赞美逆行者的文章,颇受振奋与鼓舞。大多满满的正能量,有的真的不敢恭维,也不想苟同认识。人各有思,百家讲坛,甚者不乏“人血馒头”的嫌疑了。我也是偶尔写点感触表达心绪,致敬真的猛士。疫情之日起,白衣天使刷爆网络,逆行奔驰战场,挥洒青春热血。现实是残酷的,理想与愿望此刻变得那么渺小无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敢于正视。但他(她)们不需要赞美,不需要掌声,甚至不需要任何的光环。他(她)们需要的是理解,需要的是身心的休息,哪怕是一点点自己的时间。武汉大学的早樱已是绽放,黄鹤楼风花雪夜的唯美故事,他(她)们也无心去欣赏。此刻只求疫情尽快结束,负重而来,平安归去,再无殇情。试问:此时,还有哪个比平安更重要的?别去打搅他(她)们,他(她)们没有高大上的想法,更是不需扎堆赞美了。他(她)们都是平凡人,也不是啥英雄的标签附身。只是那份医者仁心的职责所在,叫他(她)们无怨无悔挥泪洒血。我曾拜读了一位武汉方舱医院护士的诗文,读得沉重,看得心痛。那每句话几乎都是一个痛点,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真实”与“朴实”。真实的独白,朴实的人心,更是真实的灵魂,真实的叫人洞察了朴实的人性闪光点是何其得悲壮与凄美!那是用生命在写诗,在呐喊。我很少写诗,但喜欢读这样的用心写的诗!疫情总会过去,历史终会铭记。国人之殇,多年后,痛定思痛时,是否还能再来回味?留给我们的太多的思考,还是要再说的。有句话说的好: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如是而言,仅此记之留念。

(三)想到“悲壮”和“凄美”

今天没网课了,看似可以稍稍放松点。其实,这几天心情一直就是半紧半松的状态。一方面是“杞人忧天”似的考虑开学后的工作如何去开展,另一方面就是当前疫情发展已是有所转机,甚至看似除武汉以外的抗疫硝烟似乎平息了。即便如此,我的心里还是很难以平静,就像这初春的天气,看着微暖,但乍暖还寒的味道也是不舒服,就像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倒春寒”,但愿“新冠肺炎”别这么折腾,实话。

我是个喜欢文字的人,喜欢暖暖的文字。但是这些日子老是想到“悲壮”和“凄美”。我不想去细细得揣摩品味它们的原始意思,那样就有点咬文嚼字的迂腐了。我曾经极力得不去也不想去想到这两个词,但是现实又不得不如此,最起码当初没想到有别的文字来表达了,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初心”吧。

怎能忘记疫情肆虐之初,那各地驰援的军地医者们匆忙的身影,没来及的告别,甚至是“瞒上哄下”的美丽的谎言。急匆匆,誓言无声的决绝之举。“悲壮”的断腕记忆里,又是有着怎样的故事?那长发及腰的美丽,是她们对生活的热爱。但此刻,蓄发已是不足惜,唯有担当在心头了。疾驰奔袭已是最好的姿态,骨子里的那份赤诚又一次点亮了那片殇情的夜空!无需去赞美,她们没有时间去聆听,匆忙的身影,负重的日日夜夜里已经没了时空的概念。病毒无情,残忍。我们不愿也不想的残酷,竟然还是那么无情的撞击着我们的心。我不忍看着那网络上的一段段视频,揪心,痛心地撕裂着的近乎麻木了。只是悲叹医者仁心的大爱,却没能给自己一个安暖的天空。那悲壮的离去,又是何其地演绎着一个凄美的离别?!生死离别一瞬间,阴阳相隔两茫茫。惟愿逝者安息,生者平安。此刻,再多的语言都是苍白的了。不想去再现那些悲壮与凄美,只求稍稍平复一下自己的那颗早已泪奔润透的心。你我安好,只能感恩那些每天都在与死神擦肩接踵的天使们。她们撑起的那片天,白色,纯洁;淡蓝,素雅、浅亮。光的氤氲,驱除了死神藏匿的空间。坚毅,写在护目镜下的脸上,即便汗流背湿;防护服的后面的名字,昭示着一个铁骨柔情的呐喊。

感谢文字,它积蓄了些许的情愫,无论与人与己。文字立足于现实,现实又给予文字太多的骨感。凄美的悲壮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但愿疫情彻底退去,还原那片美丽的蓝天更加净澈,更加秀美!

(四)活着真好

我的睡眠一直是很好,从没失眠过,但昨晚到很晚很晚才睡着,一方面是下雨了,心情就不太好。更主要的是睡前看了一个视频,一位在武汉方舱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通过他的角度,如何审视生命,如何面对生活的自述。小自拍,旁白话外音的方式展现。我真的敬畏他的勇敢,坦诚,乐观自信的面对死神。所好的是,他由一个重症患者转化为即将出院的准康复者了。这是我看着特别欣慰的,他说活着就好,活着真好,要好好活着,好好生活。那情那景,叫我难忘,忽的更多的是酸楚了。

经过了与死神的擦肩而过,特别是历经了这样的一次漫长又焦灼的生死考验,对生命,对生活又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感悟?劫后余生,如何面对生活,审视生命?我想那是大多数的他们深深思量的了。活着和生活其实是两种对人生的态度,先要能活着,再去好好的去生活,这显然是某些人可遇不可求的了,甚至已是个奢望,泡影。因为他们有的还是在痛苦的挣扎,有的已经死去,悲哀的死去。活着就是幸运,特别是那些还在前沿奋力的病患者。其实,对于疾病,科学治疗是一方面,但人的意志力,对疾病的乐观态度也很重要,心理自我疏导,自信坚强也是一种疗养方式。但愿大多数的患者能度过这段漫漫

长夜,活下来,好好去生活。

活着,挺好。好好生活,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皆是美好。一年四季,花开花落。珍惜很重要,但不要漠视生命,即便是那些渺小的生灵,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雨还在下,淅淅沥沥。但我相信,很快就会天晴。天还没亮,有点睡意了,再睡会,梦里多是阳光……

(五)也谈网课

网课,既陌生又熟悉的时代词。就是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叫它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于是乎,家长疯了,老师急了,学生倒是轻松了许多,那般神兽似的欢呼雀跃,许多家长的认识。何样的“神兽”,我也是听说,但未可见,因为我家小子天天守着他的网课倒是特别自律,认真,这点就叫我很是省心,起初的焦虑,现在的欣慰,毕竟高校的磨砺也许更是叫人能自律吧!

家里没有小“神兽”,但我也是家长,也算是积极参与者。更重要的我,职业所在,那份职责又是叫我不得不积极组织参与。这样以来,感触又忽然多了起来,而且是那么彻底,真切。其实,我也是真的不想说多少此类的话题,仅仅是想点到即止吧。我还是算个爱学习的人,总觉得学习很快乐,很生活。那种过程能特别提升自己的生活成长气息,充盈心力与自信,当然,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感触是不同的,但我始终坚持如是。网课也是学习,虽然迥异与平时的课堂,好像没了时间和空间的那种戒律,给人的感觉自然就无关乎多少重要了。于是,自觉和自律的必要性不得不提到日程上来,甚至尤显重要。家长,学生,教师,网络等资源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互动。良性循环,是网课所求的最佳模式。但具体而言,不是太乐观。面对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有的学生能很快适应,把它当成更优越的学习方式。但,有的学生恐怕就不得而为了。而是借助网络开启了往日里难得的“消遣”时光,自律好像若离若现了。这点,是事实,但是不是成为效果不容乐观的某种境地了,不得而知,只能是心照不宣,或者说是心知肚明吧。没有调查,哪来的发言权啊。这点,只是猜测,但也是多少有点根据的。就算是一点呼吁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学习需要自觉,更需要自律。就像这疫情时期,宅在家里不出行,做个老老实实的“宅男宅女”,也是奉献了抗击疫情的一种方式。但网课学习是种别样的方式,更需要自律。缺乏监管,缺乏自觉,那种学习效果是很难以保障的。这就要求家长监督孩子,务必精准投入了。坚持,耐心,全程参与。诚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非常时期,不想所为之所为,也是无可奈何的,就算是一次全民自律检阅吧。

网课,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不足为怪,因为自律和放纵本身就是相对的。因果效应是不争的现实,但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回味。疫情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派生的网课教学更是如此,不去思考的生活永远是不会有所进步的。

抗击疫情,你我有责。做好网课教学,守土有责。只有真正的利用好网络,利用好这非常时期的网络资源,家长,教师,特别是学生的积极务实参与,网课付出,就不会叫“停课不停学”变得那么无奈,甚至殇情。

但愿网课学习能真正的实现它的价值,更希望自律、自制深入学生的心田,如抗疫般的坚定!

惟愿如此,皆安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23457092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31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