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写完作文后就被“抢劫”!真相令人深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畿握碾 发表于 2023-3-15 08:19: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畿握碾
2023-3-15 08:19:27 2504 0 看楼主
推荐阅读

大快人心!故意杀人、强奸等致死4人 方林崽一审被判死刑

重磅!江西这26县市迎大好机遇!国家给钱给政策!有你家乡吗?

“啊,妈妈,请把自由还给我吧!”

写完这句话之后,

11岁的重庆小男孩小勇就被“抢劫”了……
1
小学生借作文吐露心声被责骂

心生委屈,他编造一起抢劫案

“啊,妈妈,请把自由还给我吧!”这是小勇在今年3月中旬,以“自由”为题的命题作文里写的心里话。

在这篇作文里,小勇用生动的文字讲述了自己做奥数题失去“自由”的委屈:

自己把作业写完后,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结果母亲又下了一道命令:“把那道奥数题做了。”



“奥数就像一张巨大而结实的蜘蛛网把我缠住,使我久久不能脱身。”

小勇写道,自己无精打采地回到房间后,拿出卷子,却感觉满纸的文字都如同蠕动的虫子一般,一扭一扭地嘲笑着他。“我十分恼火,三两笔胡乱一写,生气地扔下笔,就又去看电视了。”

其实小勇平日成绩能排在班级十几名,也比较听话。母亲对小勇的教育十分重视,给他报了阅读、绘画和奥数三个补习班。

一周好不容易回个家还要上补习班,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为此,他在这个以“自由”为题的作文当中,表露了自己的心声。

“你怎么不懂我们的良苦用心?”让小勇没有想到的是,这篇作文并没有换来妈妈的理解,反而是把他批评了一顿,这让他委屈不已。



3月18日当天,小勇在离家返校的路上,做了一件让大家都出乎意料的事情。

当天晚上7点左右,警方接到小勇舅舅王先生报警称小勇失踪了,本该在公交站接住校的小勇回学校的王先生等了快1个小时也没等到小勇。

民警在赶往车站的途中,再次接到王先生的电话:小勇因在公交车上睡着了,坐过一站,已经步行走了回来。但他在走回来的途中遭遇了抢劫。

由于案件性质恶劣,民警迅速前往现场协同调查该案。

小勇告诉民警,自己坐过了一站,在走回来的路上,经过一处施工围挡的拐角处,两个男孩将他推进了角落里,并持刀抢走了他的书包和85元现金。

民警分析,一般抢劫案都是针对贵重财物,本案中被抢的还有并不值钱的书包。而且小勇对遭遇持刀抢劫表现得过于平静,不像是该年龄段该有的反应。

经过民警耐心询问,小勇最终承认,自己并没有被持刀抢劫,85元钱是不小心丢失的,书包被自己丢在了广场一个垃圾桶旁。
2
孩子也需要被理解和尊重

父母的言行才是大多数孩子厌学的根源

孩子编造抢劫案是不对,但家长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你怎么不懂我们的良苦用心?”小勇妈妈的这句话,用“为你好”这种说辞来控制孩子的自由,觉得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就是不懂事,不想学习,需要批评纠正。

但其实小勇的想法很简单,想要劳逸结合,想要一个自由支配的时间。沟通没有得到回应,这让小勇对学习的抵触情绪也更深了一些。



“如果让孩子产生了对学习厌倦的状态,那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大多数家长会把厌学归结于老师讲课枯燥或者孩子不爱学习,其实,父母言行才是大多数孩子厌学的根源。

其实孩子出现厌学的情绪,就跟家长偶尔不想上班工作是一样的,一味的责骂和逼迫,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前一段时间,一则“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的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

文中主人公王猛(化名),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北大生物系毕业,后来到美国留学,父母都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在外人看起来一切都幸福美满。

但事实上,他12年没有回过家,并且6年前拉黑了家里所有的人包括父母;他想再读一个心理学的学位,来救赎自己内心的苦闷!而罪魁祸首就是原生家庭中父母对他的“控制”。

王猛认为他自小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被父母控制了,从学习到生活,不管大事小时,父母都喜欢为王猛规划好一切。每当他试图向父母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时,都会被责骂或者忽视……


更详细的内容看这里:拉黑父母10年不回家!北大毕业留学生发万字长文“痛诉”父母 网友吵翻

为何在一个似乎没有任何缺憾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却偏偏脱离了轨道呢?

不可否认,王猛本身也有问题,但是从小到大,如果家长能够对他多一点理解,多一些尊重,事情或许也不会走到现在这样不可挽回的地步。

过于严格的管教孩子,不是一个明智的方法,反而适得其反。家长需要做的恰恰是相信孩子,给孩子一个任其适度发展的空间,让他感受到具有约束力的自由,更能发挥孩子的创造力。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在这些父母的眼里,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属于自己的,替孩子做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事实上,孩子并非是父母的附属品,他和父母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空间,需要被理解和尊重。
3
改变孩子的行为,家长需要用行动

而不是语言

其实孩子厌学是当下家长普遍头疼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厌学问提日趋低龄化的现状中,厌学问题更加迫在眉睫。

但是一味的批评指责,是起不到什么效果的,反而会让事情恶化。倾听孩子的想法,及时帮孩子提出解决的方法,很多事情都会变得简单明朗。

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下面这位泰国妈妈处理问题的方法很值得借鉴:

这天一大早,儿子就闹着不想上学,而且她和丈夫怎么劝都没用……

这场面是不是有点熟悉?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可是,这位泰国妈妈的处理方式很不一样!她干脆帮孩子请假一天,带他去捡垃圾!



他们沿着马路去捡塑料瓶。开始时,孩子挺兴奋,可是没过多久就喊累了。

但是妈妈仍然坚定地带着他走了 3.5 公里,捡了一小袋空瓶子,换了 2 泰铢(约合人民币 0.4 元)。

就算只赚了2泰铢,孩子也很高兴。不过他还是表示:走不动了。

他说:“妈妈,我们可以坐公交车回家吗?”

妈妈:“坐公交车一个人要10泰铢,你有钱吗?”

没有办法,他只好跟妈妈一起往回走。这个时候,看到了冰淇淋店。

孩子:“妈妈,我想吃冰淇淋。”

妈妈:“冰淇淋要5泰铢,我们钱够吗?”

又走了一段路之后,到了餐厅门口。

孩子:“妈妈,我想吃燕麦。”

妈妈:“去买吗?15泰铢。”

孩子:“妈妈,我钱不够,我要回家。”

妈妈:“累了?”

儿子:“好累,好热,我想上学,我要回家。”



这位妈妈在文章最后表示:为了让孩子顺利成长,需要让他们感受幸福,也需要了解痛苦和疲惫,了解一切的来之不易。

行动起来,让孩子真正去体验生活,自己得出结论,才能明白一切来之不易。

这个妈妈做对了什么呢?没有念叨 100 遍,没有说到口干舌燥,没有上火发飙,孩子竟然自己就改了!

其实,儿童心理学奠基人Rudolf Dreikurs早有答案,他说:“如果真的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家长需要用行动,而不是语言。”

简单说,就是行动起来,别啰嗦,别念叨。



其实,孩子出现厌学情绪不是什么大事,但父母也应该认真对待,理解孩子,与孩子面对面平静地沟通,然后帮孩子解决其中的问题。孩子健康的身心比成绩更重要,父母要多给孩子一点耐心,一份尊重,一丝空间。

同样的,在亲子教育中多数问题都因沟通不畅引发的。

所以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及时帮孩子提出解决的方法,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会变得简单明朗。

您觉得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表达您的观点!

来源:湖北经视;    编辑:吴建新

大江哥想和你做个朋友!我的微信号是:djwxmt!也欢迎大家投诉爆料,你可拨打0791-86849275

大江哥工资已与此赞挂钩,您点一个赞大江哥工资涨2毛,含泪求赞!求!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畿握碾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50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