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物故事:红薯的红色情结 | 蒋平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諾篱hy 发表于 2020-4-15 11:4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諾篱hy
2020-4-15 11:43:54 3774 0 看楼主


红薯,俗名山芋,它貌不惊人,憨态可掬,虽未见经传,不入五谷,但我却执拗地将它等同于长征途中的菜根,延安时期的小米,视为哺育中国革命的乳头。

每次路过街道,遇到烤卖红薯的,我总要停下脚步,对红薯作长久的注视,有时还买上几块,带回家中。

红薯,俗名山芋,它貌不惊人,憨态可掬,虽未见经传,不入五谷,但我却执拗地将它等同于长征途中的菜根,延安时期的小米,视为哺育中国革命的乳头。

还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有一年清明节,我们去淮海烈士陵园祭扫革命先烈,讲解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正激烈地进行着。一位支前老乡用毛驴

驮着两筐红薯,这是前方战士的口粮,快到前线的时候,突然,“轰隆”一声巨响,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了,他一头载倒,鲜血染红了那两筐红薯。当他醒来后,他已经失去了一只臂膀。他强忍着巨痛,扶着毛驴,硬是把红薯送上前线。当战士们看着那血淋淋的臂膀和鲜血染红的红薯时,都感动地哭了……

不久前,我有幸采访了当年曾随钟辉司令员打过游击的刘步明老人。他虽然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说起当年战斗生活,他神采飞扬,激动不已。他回忆道:“那会儿,钟司令带领我们在苏北打游击,常常好几天吃不上一顿热汤暖饭,老百姓也是没得吃,队伍供应就更困难,吃的差不多都是山芋饭、山干煎饼……有一回夜里,记得天特别凉,还下着大雪,钟司令带着我们打埋伏,已经一天多没吃东西了,大伙又冻又累又饿。一个老乡用土车子推饭来了,大伙围上去一看,不由都皱紧了眉头,被下只是一筐烂山芋,已经冰凉了。钟司令知道,就这烂山芋也是老百姓口攒肚挪省下来的。他便走到筐边,伸手抓起一块,蹲到一旁,一声不吭地吃起来。大伙一看司令吃了,也都一个个把手伸进筐里,抓起了山芋……”说到这里,老人顿了顿,然后大声笑道:“我一辈子大鱼大肉都吃过,但唯独忘不了那顿山芋饭!”是的,一切都可以忘记,但绝不能忘记红薯。

听别人讲,解放后,老人做了村里的支书,大跃进年代,上级部署“旱改水”,要在沙眼地里改种水稻,老人很气愤,暗地里还是让社员种了几亩红薯,为这,虽然他被撤了职,但亩产一千多斤的红薯,却再次救了老百姓的命!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虽然,现在已无需红薯来维持生命了,但是,我们仍然应该时刻牢记红薯,牢记红薯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諾篱hy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77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