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爱动,这样引导更有效!
[打印本页]
作者:
haodong833
时间:
2018-10-3 08:54
标题: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爱动,这样引导更有效!
孩子爱“动”怎么办?
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太爱动,本身不知道如何是好。
孩子从来没有坐着安静看书学习的时候,稍不注意就去东一头西一头的摸东西,还喊着“不背”“不说”“不唱”。
其实,爱动是孩子的本性。特别是聪明的孩子一般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凡事都喜欢问一问、看一看、摸一摸,作为家长首先要充分理解孩子的行为不是故意的,而是年龄特点的一种表示,切不成过度暴躁;其次,要因势利导,与学习积极配合,采取多种途径对孩子加强培养,下面就向您介绍一些方法,您不妨试一试。
1、孩子“爱动”是有原因的
仔细分析,爱动,也不是什么坏事,但要具体分析。
是内心波澜起伏的表示
爱动,可能是孩子内心静不下来,如大人着急时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也可能是内心充满了好奇和幻想,根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大人可以强制本身静下来,但内心冲突很厉害,而孩子却不管这个,他没有约束,没有时间、地点、场合,所以只想运动,用运动来压制本身内心的激动,或者释放多余的能量,以减轻来自内心的冲撞。
是为了引起关注或注意
在某一特按时刻,他们觉得本身被遗忘了,感觉被“孤立”了,所以要制造出些响动了,引起注意。但由于他们内向,不肯意直接说出来本身的心事。
爱动的孩子想的必定更多
只是没有标的目的,也不知道哪些是对的,他们很矛盾,但又不敢说,不知道从何说起,所以只好不竭地“运动”。
2、孩子“爱动”,家长这样引导
一般情况下,爱动的孩子,思维都很活跃,智商都很高。所以家长对他们,必然要有耐心,用激励、诱导、信任和理解,来慢慢影响他、训练他、培养他,改变他的认知,帮他认识规则,让他意识到本身在做什么,并注意场合,学会约束本身。
家长要“重视”他
让他明白,他是并世无双的,他是很重要的,父母是非常重视他、给予他重大期望的。让他去完成任务和承担责任,然后给予奖励或者表彰。
家长的引导要有目标、有计划、有奖励
引导和训练要循序渐进,并随时检验他行动的改变,有进步时就要及时表彰。
家长要陪伴他,一起改变,而不是监督或督促
这种改变要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入手。首先是思想,而这思想,第一是家长,其次才是孩子。家长首先要做到:
要接纳孩子的特性,学会必定孩子。要知道,孩子是一样的聪明、活泼、可爱;爱动说明他精力充沛,利用得好,不会影响思维和学习效率
用知识和智慧满足孩子。孩子爱动,不是因为静不下来,而是求知欲太强,满足不了他。
积极引导,让他的“动”变成优秀。因为他爱动,要是动得有序,就必定更优秀,并且更容易成功,因为他精力旺盛。
将孩子融入集体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在集体中,他会感受到更多的尊严和敬重。
培养兴趣
孩子有了兴趣,他会更专注,更努力,更容易成功。
其次是行动,家长可以用行动训练孩子的行为,促进改变。
从“运动”开始:
从体育开始。既然孩子喜欢动,那就从“动”开始。如平衡木、蹦床、打网球等,让其释放精力和能量,同时发挥其精力充沛的特点,这样,可以慢慢“约束”孩子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不竭增加难度,让他适应规则、条件,并形成一个学习的氛围,一个“听劝”的环境,接受别人的批评、指导和训练,不接受就会出错,或者失败。
在“板凳”中创造:
坐下来做。如折纸,或者游戏,从这里开始,运动。主要是让他动手,而不是动屁股和腿脚。
“坐下来”说:
面对面坐着,找人或者本身,促膝谈话,或者以戏剧、课文中的角色进行互换表演,但只是对话,不能动;以后可以再动,动时已经记了课文,并理解了意思。
“坐下来”写:
从给爸爸妈妈的话开始,从字开始,慢慢到文章、日记,甚至想写什么写什么,从不规范的字,到欣赏字,再到本身写字。
“坐下来”看:
慢慢坐下来看书,静静地看书,看到激动时可以笑、可以说,但是不许动。
优秀的孩子源自优秀的家长,家长要时刻反思本身,在面对孩子时,你给了他多少陪伴,多少耐心,多少静静的等待,你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是不是也存在“好动”的特点呢?!所以,你又该从哪里做起进行改变呢?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