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路文彬|《当教育遇上电影》跋文 [打印本页]

作者: myhy2009    时间: 2018-10-16 09:24
标题: 路文彬|《当教育遇上电影》跋文




这本书的写作纯属偶然,它缘于本年初和安徽教育出版社何换生君的一个电话。在电话里,他问我可不成以写本教育电影方面的随笔?甚至连书名都想好了,就叫《当教育遇上电影》。我丝毫没有犹豫,便接受了他的建议。无需多言,我能理解他的初衷,也明白他为何要找我写这本书。

我同何换生君合作多年,他是最值得我信赖的一位编纂,彼此有着共同的学术追求和教育情怀。除了学术,我们平时交流最多的就是有关中国教育的痛切问题。我们都认为,批评中国教育的声音已然足够嘈杂,而那些正面积极的典范力量似乎却因此被我们忽略了。所以,我们更需要听到的其实是具有引领性的教育典范的声音。

于是,《当教育遇上电影》这本书的基调便自然定下了。放下电话,我即开始了选材工作,并在签订合同之前正式进入写作状态。

相关的电影确有很多,不成能穷尽,也没必要穷尽,我在遴选时的标准除了大致照顾到时代和国家的多元性,主要依据的就是师生关系以及电影本身的艺术感染力。我想通过这些有限却不乏分量的影片让人们知道,一个优秀的师者应该具备的究竟是哪些品质?教育真谛的崇高性是如何被这些师者承当起来的?当然,有时候这师者不必然是职业意义上的,他或她也可能是父母,还有可能是学生甚或是其他什么人。总之,就是阿谁可以让你从其身上收获某些启悟性教益的人。





我所认同的教育必需是以爱与自由的理念为基础的,因此,像《爆裂鼓手》这样的影片虽然颇有影响力,但在教育理念上却是同我格格不入的。在我看来,教育必然不是为了成功而进行的自我熬煎。如果我们把人生目标的实现演绎成了卧薪尝胆的复仇过程,那么我们所能学会的注定就只会是屠戮和掠夺,而这则恰恰是对教育的毁灭。

这本书的写作也让我看到了本身作为一个师者所存在的不足,对于一个真正的师者而言,其所拥有的智慧里必需包含着同情、理解、耐心、坚定,以及正义、勇气和谦逊等等诸多你可能压根未曾意想到的品质。那么,仅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或许还是远远不够的吧。

在光与影的不竭变幻中,教育被雕琢成一尊尊永恒的塑像,时刻提示着我们人类在成长之路上的努力。凝视着这些个性丰满的雕塑,我播撒下文字,只是为了表达本身深深的敬意与感激。

2018.6.11 北京格尔斋


作者: 1729608784    时间: 2018-10-16 09:25
教师节献礼
作者: 青年才俊    时间: 2018-10-16 09:26
教师节快乐!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