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学霸会“误”孩子,学渣会坑孩子!请别再给孩子贴标签
[打印本页]
作者:
【悠着點】
时间:
2018-10-22 14:17
标题:
学霸会“误”孩子,学渣会坑孩子!请别再给孩子贴标签
在云南有一句话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流行,那就是"样样好!"人们在推杯换盏中把这句话运用到了极致。在这句晕晕乎乎的祝福声中,在酒精的作用下,很多人还真认为本身"样样好"了。而当前的教育中频繁出现的热词"学霸"就类似于"样样好"。父母希望孩子做学霸,老师希望学生做学霸,孩子本身努力做学霸。因为一旦做了学霸,别人看待本身的眼神变了,本身也不禁春风得意起来。学霸在当前的评价机制中相当于"样样好"。而与之相反的自然就是学渣了,只要成绩不好,成绩拖了全班同学的后腿,这样的孩子通常就不被待见了,老师认为影响了本身的绩效,父母认为让本身没有面子,而孩子本身就好像有负罪感似的。他们惶恐地等待着放学,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游戏的童年!所以,我想大声呼吁社会、学校和家庭,不要急功近利地为我们成长中的孩子过早地贴上标签。一个强调和谐的社会自然应该从和谐的教育开始。
您只知道学霸的风光,却不知道学霸的不安!
我的一个老师,他在中国少年梦冬令营及夏令营中与近万名学生面对面地沟通过。这些所谓的学霸确实在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学习的自律性方面表示甚好。社会也确实给了他们很多荣誉。他们个人的自信心也很强。但是学霸背后所折射出的心理压力过大、心理孤僻等现象也不容忽视!
学霸们如果有以下几大心理状态,我们就要警醒了!
首先,自高自大心理。一般来说,一些重点学校的优秀学生,他们都是受老师的夸奖、同学和父母的追捧的,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他们长期处于一种认为本身无所不能的状态,这种自高自大的心理使他们总是过高估计本身的能力,因而往往会为偶尔的几次考试失败而沮丧,从而由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转化为自我怀疑、自我怨恨,这会使孩子的内心变得异常的压抑,从而慢慢地影响着心理健康。
其次,许多孩子都会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一些重点学校的优等生长期被老师夸奖,被同学们作为榜样,他们的内心充满着成功的喜悦。但是,这些孩子在私底下是特别刻苦努力的,因为他们想要保持本身的良好形象不被破坏,总是时常担心和害怕本身成绩会下滑,害怕考试名次往下跌,从而被人瞧不起。
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心态,极易导致孩子心理障碍和考试焦虑、恐惧。
再者,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般会出现人际关系方面封闭本身排他的状态。因为在大家眼里,成绩好的优等生是同学们追捧的对象,他们应该有很多伴侣的,但是在这些孩子和其父母心里,只准和学习成绩好的成为伴侣,而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大都傲岸自大,他们都想超越彼此,能真正成为伴侣的几乎没有,所以孩子是非常孤独的。
还有一些优等生为了保持本身的学霸形象,很少与同学沟通,闭锁心理往往使他们和其他同学产生隔膜,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并且会出现越孤独越排他的恶性循环,使其行为更加怪癖和偏执,形成严重的人格缺陷,影响他们的成长进步。
学渣真的很差吗?
每一年在夏令营中,总有一群被父母称为"问题孩子"和"学渣"的孩子走进营地。我发现,这些孩子最大的不幸不是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而是他们被老师、甚至被父母过早地放弃,他们被过早地贴上了标签。我在想:当年马云数学考试仅考1分时,按照现在的标准,他算不算学渣?可他现在依然风生水起。为什么?因为他没有生活在越来越趋于功利的今天的教育时代。所以考了1分的马云依然相信未来。而我们现在呢?孩子在班级的地位,在家族中的地位几乎全与成绩挂钩。他们很多方面的能力被忽视了。学渣的处境真的是岌岌可危!其实我们所谓的"学渣"也就是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学习、纪律等方面相对落后的学生。在普通的班级中差生的人数总有五六个甚至十几个。但是,少年儿童的思想还没有定型,可塑性还很大,部分的落后也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就能使他们改正缺点,成为有用人才。教育已经够乱了,希望身为老师的人们不要再拿学渣、学霸为教育添堵;别再拿学霸误孩子,别拿学渣坑孩子!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