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孩子教育,父母必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打印本页]

作者: 满方皓    时间: 2018-10-24 07:12
标题: 孩子教育,父母必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按照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示,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本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




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
知道结果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本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这两位教师哪里会料到事情是这样的,只得庆幸是本身教得好了。
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本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它表白: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皮格玛利翁效应”带给家庭教育中的启示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安于现状,放弃努力。
赏识、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和赏识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可谓“欣赏引导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也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运用。




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长期消极不良的心理暗示,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必定,孩子就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作者: jovita    时间: 2018-10-24 07:13
明白
作者: Lee    时间: 2018-10-24 07:14
转发了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