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叶月金
时间:
2018-11-1 15:28
标题: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
面对孩子淘气、犯错、变节,你马上暴跳如雷甚至动手?那么孩子除了从你身上学会发火、实施暴力外,没有任何受益。要知道,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想要教出有教养、高情商的孩子,首先学会控制本身这一改变除了对孩子未来影响巨大,也最终会让你本身受益。
1. 一分脾气七分害
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必然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让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给她带上了终生痛苦的枷锁。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顽皮捣蛋归咎在孩子身上,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父母,这是铁的规律。
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的问题,只是很多父母不肯意去看见本身的问题,总是想尽各种办法补缀孩子。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不雅观的世界,这是不成避免的。
2. 坏脾气会遗传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爱发脾气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变节、多疑敏感、内心脆弱又好斗。孩子长大后,脾气也很暴躁、为人苛刻,严重的很可能发生神经病倾向。当这样的孩子长大,为人父母时,也会继承父母的坏脾气,出现“发泄伤害、复制暴力”的情况。这时,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坏脾气的牺牲品。
正如蒙台梭利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3. 改变坏脾气的方法
随便发脾气就像到处扔垃圾,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孩子不该该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与其发火动怒,不如好好沟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业没写完,不要一上来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么还没写?天天就知道玩!等等。孩子会因此而好好写作业吗?当然不会,孩子会更抵触写作业。如果你想达到想要的效果,你可以这样说:你不按时完成作业,我真的很难过。如果你能在半小时内把作业写完,我会觉得很开心。直接的表达本身的意愿,和如果孩子这样做,本身的情绪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让感情自然顺利的流动。这样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暴跳如雷效果好的多。让家中充满感情和沟通,而不是充满暴力和训斥。父母改善本身的脾气,看上去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实际上最终受益的还是本身。当我们学会与本身的情绪友好相处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就会触手可及。
3. 学会真实的表达情绪,及时疏导。
我有个同学是公认的好脾气,做了妈妈后也从不发火。她说之所以从不发火,实际上是因为她会经常与家人表达情绪。
她说不管在外遇到什么事,被老板骂也好、被伴侣误解也罢,只要回家跟爱人倾诉一番,表情就会恢复安静,从不担心会把负面情绪带到孩子面前。
当一个人生气、发怒时,只要给她一个有力的拥抱,并用心倾听、必定她的感受,就能够给对方带去力量和安慰,对方的情绪一旦释放出来,表达出来,也就自然会安静和温和了。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