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国外家长和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区别,棍下其实也不必然出孝子的 [打印本页]

作者: 望月思真    时间: 2018-11-1 17:54
标题: 国外家长和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区别,棍下其实也不必然出孝子的
面对3-5岁的孩子,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犯错到底该不该惩罚,惩罚又需要使用哪些手段。而我国恰恰有一句老话叫做“棍棒出孝子”,这种暴力行为的体罚是效率最低、成本最大的惩罚手段,并不建议家长使用。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理解规则,认识到错误和事情的后果,如果惩罚手段没选择好,很可能会让孩子一犯再犯。而国外有一个被称作“time-out”的惩罚办法,很多家长都说非常管用。
一、什么是“time-out”?
“time-out”惩罚法,是一种通过暂时不理睬孩子来规范不良行为的温和惩罚方式,适用于3-5岁,甚至到8岁的孩子。这个惩罚的形式,大多是让孩子到固定的地点进行罚站或者独自冷静。








一般表示为在孩子犯错,或者打闹的时候,家长不予责骂,而是告诉孩子我给你一个规定的时间,要在这期间好好反思。孩子一开始的表示很可能是哭闹,在没有家长理睬的情况下,慢慢转变为沉思。这时家长再去询问孩子的话,孩子大多数表示为已经认识到了错误。
二、用这个手段应该注意什么?
这个惩罚实施起来很简单,然而有很多家长表示,对于本身的孩子用了几次之后就失效了,这是因为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忽略掉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可能对错误的边界不太明确,这也就导致了孩子可能拒绝惩罚。别的,如果家长每一次实施惩罚的地点都不同的话,便削弱了形式上的严肃性。例如这次在卧室里,下一次在卫生间,对孩子来说,相当于减弱了惩罚的仪式性。
当然,想让孩子通过这种方式记住错误的话,还应该牢牢把握规则,不能答应孩子的条件来破坏底线,这样身为家长的威信就会大大降低。








三、惩罚的底线是什么?
有些家长随心所欲的惩罚孩子,仿佛只是为了本身解气。其实惩罚也应该提前做准备,和孩子进行沟通和确认,切忌因表情而指定规则,因情况而更改惩罚内容。并且,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应当立即执行办法,如果延期执行便会失去对于犯错的有效遏制。
各位家长,你们是如何对待孩子犯错误呢?不妨评论分享下吧。
作者: 方源建材    时间: 2018-11-1 17:55
我老家,一个孩子被他爸管的挺严的,最后阿谁孩子在网上买凶弑父!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