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墨家教育思想研究系列(三):教学不扣必鸣;人事尚贤使能 [打印本页]

作者: 欧阳发达    时间: 2018-11-2 15:47
标题: 墨家教育思想研究系列(三):教学不扣必鸣;人事尚贤使能
三、教学办理———强力为学,不扣必鸣。《墨子·公孟》说,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子墨子曰:“… …虽不扣必也。”《庄子·天下》盛赞墨子:“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墨子认为“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教师须承担传义布道的重任。他提倡强力说教,且身体力行。





《墨子·鲁问》中记载,鲁国人吴虑为人谋事、分人钱财,自比于舜。墨子闻而见之,亲自向他讲解教天下以义比独自为义更有功绩的道理;《墨子·耕柱》中记录,骆滑厘好勇,自谓听闻某乡有勇士必从而杀之。墨子前往教诲他说,天下人皆愿助其所好,去其所恶,使他明白好勇与恶勇的区别。墨家这种坚韧的教风使教师主体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墨子虽倡导强力为学,但并不固执古板,而教学办理颇为灵活。《墨子·大取》中有:“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他们认为,教学应当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在内容上进行深浅及增删等调节,因材施教。墨子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量力”这一教学原则的人。《墨子·公孟》中记载,曾有学生要求学习射箭,墨子曰:“不成!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他认为学生学习应视情况量力而行,切忌贪多好胜,杂而不精。





四、人事办理———尚贤使能,人尽其才。《墨子·尚贤上》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一个国家贤士愈多,国家将治理得愈好。如果把教育事业视为一个小的王国,墨子的举贤之说对于学校的人事办理很有启发意义。墨家所提倡的人事办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1.唯贤是举,不辨贵贱。《墨子·尚贤上》:“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中》 “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墨子主张选用人才时不必讲究出身或背景,即使地位低下,只要具备必然的能力,就应该选拔。无论贫富贵贱、远近亲疏,是贤能之辈就选拔重用,无才无德者则按捺和废黜。





2.知人善任,各尽其材。《墨子·尚贤中》:“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才能堪当大任者可使其治国治吏,仅可治邑者则让其办理县邑,虽然能力或所长有别,但都是国家的人才,应该让每个人才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墨子·尚贤上》:“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主张有能则上,无能则下,不胜任工作者应毫不犹豫地罢免。





3.虚怀若谷,有容乃大。《墨子·亲士》上说:“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是故江湖不恶小谷之满己者,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出色的人才往往难以管束,却能使君主获得尊荣。因为接纳小溪才成就了江河;因为不拒绝厉谏,圣人方成天下大器。墨子采用形象的比方告诫人事办理者,应当高瞻远瞩,从善如流。
<div class="pgc-img">

作者: 完美春夏秋冬    时间: 2018-11-2 15:48

作者: 杨君    时间: 2018-11-2 15:49
[赞][赞][赞]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