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值得一读! [打印本页]

作者: yuezhibin    时间: 2018-11-11 15:57
标题: 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值得一读!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本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需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需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博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不雅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需“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必然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不雅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按照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本身的榜样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单培养了众多学生,并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

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





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孔子三大教育方法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最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这是与其心性论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成人”、“成德”之教,其标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帮手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这是说启发只是“成人”、“成德”式的教育的助缘,如果求学之人不能举一反三,也就没有什么更可以说的了。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如子路就常常对孔子之行径提出质疑,甚至指责。再如宰我曾对三年之丧发生怀疑,孔子也只是问以不行三年之丧于心安否,宰我告以安,孔子则说如果心安,那就算了。因为三年之丧本来是出于心所不能已的哀伤之情,连这种哀情都没有,勉强服三年之丧又有什么意义呢?再如孔子称赞颜渊好学,指出其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讲什么总是耐心地听,似乎无所质疑,很愚笨的样子,但回去一个人静静地思索,往往能有进一步的发明。正因为这样,子贡自承不如,因为颜渊可以“闻一而知十”。别的,孔子经常让学生说明本身的志向,或赞许或批评,但也只是“各言尔志”罢了,说之何妨?曾点在言本身的志向时,鼓瑟铿锵而作答,一派狂者的气象,但所言之志深得孔子嘉许。由此可见孔门教法之一斑

2. 因材施教,各取所长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成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这个故事就是比力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如上面所说,孔子的学生之所以各有所长,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结果。再则是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孔子教育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再如教育子张以“多闻阙疑”、“多见阙殆”。这种老老实实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是合于“礼”的规范的。孔子入太庙而每事问,有人提出质疑:“谁说他知道礼呢?入太庙而每事问。”孔子答以“是礼也。”就是说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合于“礼” 的规范的。其三,重实事教育,包罗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人、时事的评价以及孔子本身的立身行事,都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对人、事的品评在《论语》中有很多的篇章,不再赘述。至于孔子的立身行事,孔子本人这样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就是说我之行事,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孔子之行事,《论语》中也记载得比力多,有学生引以为荣的,也有使学生发生质疑甚至于为学生所诟病的,但这种无所隐瞒的坦荡胸怀亦足以为人师表。

3.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不才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表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本色。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本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鞭策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期编纂:xz
作者: wei8287    时间: 2018-11-11 15:57
万变不离其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作者: 难以入眠    时间: 2018-11-11 15:58
一个千年死人,题什么,好像历史到转了,现代不如千年,可悲可叹。科技年代不如元古时代。唉,小编,别拿千年死人,充知识分子。
作者: 紫恋秋    时间: 2018-11-11 15:59
教育部门应大力提昌学国语,让孩孑们不是停流在部分的学习,而是全面的学,提高教育本质,让孩子们从小背到大时理解,培养优秀学生
作者: 林少    时间: 2018-11-11 16:00
孔老二又来了,送的礼还没有用完?
作者: 1729608784    时间: 2018-11-11 16:00
孔子的理念、方法确实值得一读啊!看看——两千多年以来,孔子思想教育的朝朝代代的封建官宦和官僚逼迫百姓、鱼肉百姓、践踏百姓的多么的起劲哪!多么的残忍哪!多么的惨无人道啊……
作者: 医者仁心—华仔    时间: 2018-11-11 16:01
值得一读!
作者: 小丸子有心事    时间: 2018-11-11 16:02
希望孔儒们多到欧洲宣传孔子理念,特别是老美等国。一旦美国高层持别是特朗普之流迷信了孔儒学,就会让他们毒性爆发,慢慢的失去狼性退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绵羊。我相信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必然会感谢你们的。
作者: doforbaby    时间: 2018-11-11 16:02
中国人应天天读法,而不是孔子德
作者: yangruixia    时间: 2018-11-11 16:03
周朝天子捍卫《人人独立》、这才是人类的根本。百家弟子讲的《社会俗约》不俱有法律效力。
作者: wei450391168    时间: 2018-11-11 16:04
孔子所鼓吹的提倡的是站在春秋时期为统治阶级加强其统治地位出谋划策,这就是封建王朝为什么大力封赏孔子的根本原因。两千多年前的腐杇东西对现代根本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现在有多少人能认可并接受它?
作者: 蝴蝶与我    时间: 2018-11-11 16:04
孔子思想是完整的体系,我们只有深入研究之后,才能做出比力准确判断。评价任何圣哲先贤的伦理,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吸收精华,丢弃糟粕,切忌以偏盖全。
作者: 长相厮守    时间: 2018-11-11 16:05
孔老二又火了
作者: SOSO    时间: 2018-11-11 16:06
保藏学习学习
作者: 苏迪ω    时间: 2018-11-11 16:07
这是涨知识
作者: persistheihei    时间: 2018-11-11 16:08
岳普群
作者: lailaihy    时间: 2018-11-11 16:08
好保藏
作者: 董生    时间: 2018-11-11 16:09
孔子不是教育是教唆,你看好端端的一个人一读他的书,就所谓认为高人一等,总是趾高气扬,总天想干大事,小事不干,什么种地啊,种菜啊,做工啊,做饭啊,洗衣啊,扫地啊,他认为这是所谓的小人干的活,哎!真是培养寄生虫的学问,所以孔丘就教唆犯,教得皇帝成强奸犯,后宫三千,我真看不出孔丘的好处,好端端的平等的人与人关系,让他一说,一个君孑,一个小人,人们都打了起来,打了几千年,你看,人们这在斗,你是仁,你不仁,谁是仁,谁不仁,仁是什么,仁是二人斗哎!太荒唐了
作者: √→低diao〃    时间: 2018-11-11 16:10
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封建中国文化总结!
作者: 董生    时间: 2018-11-11 16:10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孔子学院遍布全世界,亿万年以后,孔夫子还是圣人。几个跳梁小丑的诽谤无非是螳臂当车。被历史的车轮压的粉碎!
作者: 苏珊大妈    时间: 2018-11-11 16:11
孔子说:再不要拿我的腐朽理论出来丢人啦。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