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给人起侮辱绰号属于欺凌,别再让校园霸凌的哀痛逆流成河
[打印本页]
作者:
翊v殘
时间:
2018-11-15 07:31
标题:
给人起侮辱绰号属于欺凌,别再让校园霸凌的哀痛逆流成河
今天,广东出台的一则“治校园欺凌方案”
登上了微博热搜,并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给人起侮辱性绰号也属欺凌,在社交媒体上传被欺凌者受欺凌图像的属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行为!学校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进行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
12日,广东省教育厅官网挂出13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对校园欺凌的分类、预防、治理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实施办法》规定,本办法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三年。
哪些属于欺凌行为?
此次《实施办法》,对学生欺凌事件的种类和适用做出了明确规定。
欺凌者恃强凌弱给被欺凌者身体和心理造成轻微痛苦,其行为没有违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
(一)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的;
(二)侮辱其人格,程度较轻的;
(三)损坏他人财物,价值较低的;
(四)在社交媒体上颁发贬低或者侮辱他人人格言论的
欺凌者恃强凌弱的行为尚未违法、对被欺凌者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比力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
(一)对被欺凌者拳打脚赐、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等物理攻击的;
(二)捏造事实诽谤被欺凌者的;
(三)在社交媒体用图像贬低或者侮辱被款凌者人格的;
(四)强脱被欺凌者衣物的;
(五)强索被欺凌者财物的;
(六)其他情节比力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
第二十三条欺凌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凌事件:
(一)经过学校教育再次恃强凌颗的;
(二)在社交媒体上传被欺凌者受欺凌图像的;
(三)行为违反治安办理法规,但未满十四周岁不予处
罚的;
(四)行为违反治安办理法规,但依法属于不子处罚
(五)携带刀具等器械威胁或打被欺凌者的
(六)多次强脱被欺凌者衣物的
(七)多次强索被欺凌者财物的;
(八)其他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
欺凌者依法已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欺凌行为已枃成违反治安办理或犯罪,且不属于免予或者不予追究行政或者刑事责任的学生欺凌事件。
//////////
网友们的评论
↓↓↓
电影《哀痛逆流成河》片段
在电影《哀痛逆流成河》里,大家口中的“赔钱货”易遥,在学校受到转校生唐小米的误解和欺凌,从而逐渐演变成全校范围的校园霸凌。影片以女主角易遥的控诉结尾,她用死亡来回击所有人。在易遥奔向死亡之前,她说:杀死顾森湘(影片中不测死亡的同学)的凶手,我不知道是谁,但杀死我的凶手,就都在这了。
每个人都施以小小的恶意,最后变成大错。
什么是校园欺凌?
所谓“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而造成伤害。
不知从何时起,校园这方净土竟然变成了暴力横行、拉帮结派的人的聚集地,那些受到欺辱的孩子们,他们承受了太多.....
于是,当家长们把孩子们送到学校时,现在最担心的不再是孩子的学习,而是孩子的安全。校园里或者校园周边,我们的孩子可能会遇到强势的学生或者不良青年,有的孩子被勒索身上的钱,有的被搜了书包,搜走学习工具或者玩具,甚至有的被恐吓,要求下回带钱给他,不然就要挨打。
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欺凌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1、被欺负者往往具有某些消极的自我概念或自我认知,自尊较低,缺乏自信。
2、与一般孩子和欺负者比拟,受欺负者对本身的智力与社会交往能力评价偏低,在长期遭受同伴的羞辱又无力自卫时,他们极易产生对现实世界的不信任,并可能形成习得性无助感。
3、受欺负者较内向而对外界刺激又过于敏感,因而对他人的攻击行为感受比力强烈,反应也比力强烈,情绪波动较大,心理挫折的感受比一般孩子强,经常被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所困扰,这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表示出孤独、自卑、学习困难(注意力分散,厌学)、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有的还会出现生理反应,如头痛,胃痛,失眠,噩梦等。
文字的表达可能不够直不雅观
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就像视频里主持人所讲故事中的妈妈说,
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无论多么艰难,
都要带着十岁的儿子向校园霸凌说NO!
向校园欺凌说“不”,我们该怎么做?
预防:防患于未然,关爱孩子,让孩子学会自我庇护
1、告诉孩子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
2、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3、上下学、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4、把守好孩子远离暴力游戏、暴力性动画片及电视剧,不要沉迷于网络。
5、告诉孩子要慎重择友,多交品德好的伴侣,多交“益友”,不交“损友”。
6、平时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些跆拳道、散打之类的训练强身健体,尤其女生。
7、给予孩子更多家庭关爱、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8、平日教育孩子时,不要采用打骂等极端行为,不然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9、对孩子爱之有道,不要一味的满足其要求,言听计从,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坚强品格。
10、家长要经常了解孩子校园表里的治安情况,要多于老师和孩子交流,有通过聊天去了解孩子学校是否有校园暴力现象。
11、进行预防教育。必然要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曲与直,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以不受欺负而以暴制暴。
应对:遇到问题沉着应对,教会孩子坚强面对
1、告诉孩子遇到校园暴力,必然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尽可能地庇护本身,争取有机会求救。
2、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
4、当本身和对方的力量悬殊时,要认识到本身有庇护本身的能力,以及通过理智和有策略的谈话或借助环境来使本身摆脱困境。
5、遇到本身和对方力量相距不是太远时,可以考虑使用警示性的语言来击退对方的企图,但要避免使用恐吓性的言语,以免反而激发拦截者的逆反心理。
6、告诉孩子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事件必然要及时跟家长老师沟通情况,不要在忍气吞声中一个人默默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7、如果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事件后,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需要及时与专业人士交流,从心理层面给予帮手。
8、孩子遭受暴力后要不变孩子的情绪,理解和同情孩子。同时抽出时间多多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9、知道孩子遭遇校园暴力之后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情况,并拿起法律的兵器来庇护孩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如果每一场校园霸凌发生的时候,都能被及时发现、避免和化解,那么青春校园,或许就会永远是热闹而鲜活的清纯底色了吧。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庇护本身,不做欺凌者,不做受害者,巧妙地做个庇护者。
正如电影《哀痛逆流成河》结尾所说:“那些逆流成河的哀痛,我们要面对它,并勇敢地逆流而上”希望鼓舞每一位受害者走出暗影,也希望从现在开始,每一个人都能一起努力,减少此类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但愿每个看到的人,不会再是沉默的那一个。
来源:历下检察新媒体
作者:张嘉敏
作者:
kanou
时间:
2018-11-15 07:32
支持!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