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后商鞅时代秦惠王是个好老大
[打印本页]
作者:
378882103
时间:
2018-11-18 19:06
标题:
后商鞅时代秦惠王是个好老大
矫枉必需过正秦惠王的治国高度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又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流氓变法发起人商鞅被五马分尸后,秦国只是拥有了强大的作战能力的军队。纵横来看秦国综合实力称霸战国时代还是欠缺不少,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秦国的称雄本钱呢?
秦惠王即位之初面对国内形式,果断的灭掉了国内王商鞅(封地与商)。迅速取得了国家的控制权,通过人才海选得到了几个能臣辅助。通过把握群臣的能力可以看到惠王的政治手腕,史料记载用张仪。又不惟采张仪之策。当张仪与司马错对是否平蜀发生激烈辩说时,嬴驷毅然委任司马错领军平蜀,展现了嬴驷审时度势,高屋建瓴的王者风范。
通过一些列的整顿,秦国法制健、军队战斗力强、政治氛围清明。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那么秦国随时可以对任何一个国家发起攻击,在公元前316年邻国的巴国蜀国爆发战争。双方派使者纷纷求救於秦国,惠王得到消息那真是开心的不得了。迅速召集大臣商量这块肥肉是清蒸还是红烧,是炖肉还是烧烤。那滋味放点调料真是人间一大喜事。
张仪第一个跳出来,远交近攻因而得名。然后打探阔论一番,结果是不能看着点小利而忘记称霸天下的雄心。
司马错脸红耳赤,你个书生言论害国啊!称霸天下不错,没有粮食补给让将士光着屁股饿着肚子去兵戈?蜀国这样的国家,国力虚弱兵勇战斗力不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饭要一步步吃不能一口吃个胖子。现在两国都求助秦国,我们出兵名正言顺。对外宣传我们帮手打的是正义之站,对内我们可以把二国囊括邦畿。何乐而不为???
惠王一锤定音,干他娘的!
不出预料,轻而易举就办了巴蜀二国。等打下这后世称为天府之国的边境才发现,惠王是多么的有战略眼光。后代史书评价,"蜀既属,秦益强富厚乃轻诸侯。"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看巴蜀(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的地理条件,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能源源不竭的提供军需粮草,别的山多水多矿产资源丰富。虽然现在秦是一个小虎崽,但巴蜀二地就是双翼啊。如虎添翼!虽然是小老虎,那称霸天下只是成长的问题。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谁掌握了优质资源垄断谁就掌控了天下的定价权。此时的冶金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开采铜、铁。这个东西在当时可是好东西,铁可以提高部队战斗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铜那可是制作硬通货钱的主要材料!
"秦半两"横空出世,秦半两形状外圆而内方。容易携带便于流通,一经问世就被天下人所接纳。先是秦国境内,后来慢慢流通到燕、晋等国。
因为有了国际货币,所以才会出现破六国合纵。不然靠一个小子去空口白牙的谈判伸张国际正义,那不是扯淡么。尽管苏秦有忽悠之才,能拿捏各国的政治痛点。但在利益面前这都是很苍白的,弱国无外交。即使能短暂的建立联盟,这个联盟也是很脆弱的。惠王只是派一个不善言辞的小伙子(唐雎)拿着黄灿灿的金钱就崩溃了他们的合纵之计。
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秦惠文王去世。时年四十六岁,葬于咸阳北原。秦国已经慢慢的成长起来,这只老虎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呢?敬请关注,吕不韦的传奇一生。一个不会投机的政治家不是个好商人-----吕不韦。
作者:
时来运转
时间:
2018-11-18 19:07
后面太牵强,远交近攻是范睢的,别胡扯
作者:
紫恋秋
时间:
2018-11-18 19:07
不一样的历史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