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这一天终于来了!江歌妈妈起诉刘鑫:贱人,就该用法律来治
[打印本页]
作者:
pingbuguniao
时间:
2018-11-23 15:45
标题:
这一天终于来了!江歌妈妈起诉刘鑫:贱人,就该用法律来治
作者:国馆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阿谁失去了女儿的妈妈,在女儿江歌遇害711天后,收到了来自日本法律机构的相关文件。
“我将通过法律手段起诉刘鑫”
江歌的妈妈,江秋莲面对镜头的时候,没有了往日激动的情绪与哀思;剩下只有想弥漫在空气一样的伤感。
“之后,我将和你对薄公堂。”江秋莲说,声音像从很远的水底里传来一般,浑浊,却又有着清澈的愤怒。
肃杀的夜
2016年11月3日夜,是东京一个平凡的夜晚。
位于东京都心的中野区,一整天都不才着微微细雨。11月的东京,已经进入冬天,空气里有着洁净的冰凉。
这天晚上10点摆布,放学后的江歌,收到一条来自室友刘鑫的短信,称本身的前男友对本身扳缠不清,本身感到很害怕,希望江歌回到中野车站后,能陪她一起回家。
江歌答应,并安慰刘鑫,称“没有什么事的”,并说买了刘鑫最喜欢吃的馄饨,
“回家煮给你吃”。
11点摆布,江歌和妈妈通了最后一通电话,江秋莲永远想不到,这就是本身和女儿最后的联系。
就在离家只有一扇门距离的地方,年仅24岁的江歌身中10刀,倒在地面。
其中最深的伤口,位于颈部左动脉,达12厘米,被陈世峰用刀反复多次刺入,伤口大量出血,公寓门口染红了一片。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从高处俯瞰,可能只会看到一个小小的黑点,和一大片像玫瑰花瓣般的红色,在这个城市的角落,旁若无人地暗暗盛开。
“英雄”与“公主”
有人说,江歌是代替刘鑫死的。
的确,就算一个失恋的男人再怎么丧心病狂,一般也不会把犯罪目标对准拒绝本身的女友的闺蜜。
但江歌太过在意刘鑫这个伴侣了。
刘鑫和陈世峰闹矛盾被赶出家门,主动接济她来本身家居住的是江歌;
刘鑫不会做饭不会打扫不购置生活用品,帮她处理这一切的是江歌;
刘鑫的感情扳缠不清,为她出头赶走前男友的人也是江歌;
到最后,为这个好友,被挡在门外,被刺10刀的人,也是江歌。
如果没有这个伴侣,本来会死去的人,可能是刘鑫,
刘鑫就像一个小公主,一直活在江歌这个英雄的庇护下。
直到有一天,英雄倒下了,批判的舆论就像潮水一样,汹涌地向她奔去。
真凶?
也有人说,江歌不是代替刘鑫死去,而是被刘鑫害死的。
甚至有人觉得,刘鑫才是案件里真正的凶手。
她在案发的时候做了什么呢?
陈世峰尾随到公寓后,她躲在门后,称本身因为例假需要更换裤子,让江歌出门与陈世峰交涉,然后锁门。
第一次报警,向警方求救,并没有开门;
第二次报警,依然没有开门,没有查看室外的情况。
直到警察到来,她解释说“本身曾经开门,但是门又反弹回来,之后便坏了”。
这些说辞,既荒谬,又离奇。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关于刘鑫在案发中的行为,最让人震惊的一点来自凶手陈世峰的证词:
“刘鑫曾经从门口把水果刀递给江歌,这直接导致了双方冲突加剧,并最终发生不测。”
伪善者的眼泪
日本法庭判决的细节,当时人证词的真伪,我们已经无法确定。
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刘鑫在回国之后,非常想要把这段不愉快的经历忘记。
她拉黑了江歌妈妈,染了头发,在微博上PO了新照片,要“重新开始生活”。
她以不提供证据威胁江秋莲,让她停止传播“伤害本身和家人的不实信息”;
她从来没有提过,也始终不承认,江歌的遇害,本身也有相应的责任。
她就像一个闯了祸的小女孩,不敢面对本身犯下的错误,于是只能逃;
直到她受到网民和舆论波澜汹涌的指责,本身的利益和形象受到损害,才迫于无奈地站出来面对大众;面对失去女儿的江妈妈。
但在与江秋莲的会面中,镜头里的刘鑫,有的只是闪烁和前后矛盾的言辞,有的只是唯唯诺诺的对不起,和挤出来一样的眼泪。
缺席的正义
在江歌离去的700多天里,刘鑫并没有收到来自法律的惩罚;
不管江秋莲在镜头前如何批判,网民在网络上如何讨伐,案件中如何曝出各种疑点,刘鑫依然坐实受害者的身份,雷打不动。
而近日,江秋莲决定起诉刘鑫,从法律角度来讲,也将遇到诸多问题。
从目前来说,针对刘鑫在案件上的控诉,集中在几个争议点,便是
“刘鑫有没有锁门?”、“刘鑫有没有递刀?”“刘鑫有没有作假证?”
而就算以上的答案全部为“是”,我们或许依然无法对刘鑫追究刑事责任。
杀人者是陈世峰,策划动手都是他一个人,而其本人已经被日本检方判处20年有期徒刑。没有任何明确证据表白刘鑫参与了杀人。
如果刑事责任无法追究?那么民事呢?
可以。江歌妈妈可能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发动民事诉讼:
第一、针对刘鑫没有做出补偿行为而做出诉讼。
“因庇护他人民事权益使本身受到损害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三条。
第二、针对刘鑫对死者的名誉损毁进行诉讼。
刘鑫曾经宣称江歌是同性恋,并向本身表白,如果这并不属实,江妈妈可以进行名誉损毁诉讼。
第三、针对刘鑫对江妈妈本人的名誉损毁进行诉讼。
网络上曾经出现过大量针对江歌妈吗动机不纯的人身攻击以及流言,如果能证明其与刘鑫有直接关系,同样可以以名誉损毁进行诉讼。
但除此之外呢?好像没有了。刘鑫的行为,触碰到了法律的盲点,人们发现,无论按照中日两国哪一边的法律,都无法针对刘鑫在案件中的角色,以及其行为进行任何形式的追究,
因为刘鑫行为的本质,是道德的缺失。
善恶有报,这是我们最古老,也最朴素的想法。
恶人受不到惩罚,我们就深感愤怒。
法无禁止既可为?
法律到底能不能制裁道德的缺失?很难。
法律与道德的比武,在历史上由来已久,但由于道德体系过于复杂,无法形成标准,西方社会更倾向通过完善的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
因此,法律渐渐成为法学家耶林所定义的: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法无禁止即可为呢?
纵不雅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法律缺席的时候,诸如血亲复仇和舆论谴责这类非理性行为,就成为代替法律成为惩戒恶人的兵器。
在事件中,刘鑫暂时逃过法律的惩罚,但她却为此付出了代价——受到甚至比凶手陈世峰更多的舆论指责。
有不少人和我说过,就算刘鑫做错了,网民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批判和人身攻击,都是不合错误的,不该该的,这会直接影响到她将来的人生。
对的,确实如此。
但难道江歌的遇害就是应该的吗?江秋莲的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是应该的吗?
不是。
刘鑫把火引到伴侣身上是不该该的,一味逃避责任也是不该该的。
但这些事还是发生了,事物按照规律运行着,规律没有在乎一切是不是应该。
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但我们仅仅就以底线的标准来要求本身吗?
不!
法律很多时候约束的是人的动物属性。我们作为社会人,不该该只活在底线上。那和禽兽差不了多少。
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恶人,应该受到惩罚。
所有人必需为本身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
抓虫子
对江歌妈妈的诉讼,很多人举双手支持,我也是。
尽管在痛失爱女后,江妈妈曾经做过很多缺乏理性的过激行为。
但在女儿离开的700多天后,她终于还是恢复了冷静,决定以法律手段来对付刘鑫,为这出悲剧划上句号。
或许江秋莲也意识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安抚江歌的灵魂,也才能给本身一个交代。
更重要的,刘鑫也应该对本身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
因为这次不再是以被一些人称为“以暴易暴的私刑”,“博取关注的同情”的手段,而是以名正言顺的法律作为兵器;
“把躲进法律条文里的虫子,用法律抓出来。”
代价
当然,我们可以想象江妈妈在诉讼中,必然遇到数不清的困难与阻挠。
但无论成功与否,江妈妈这个举动,都将洗刷掉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泼在两母女身上的脏水,让事情渐渐呈现出本来的面貌。
法律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它是呼唤正义的号角。
正义就如太阳,会被乌云一时遮蔽,会隐藏于黑夜,但它终将升起。
它犹如上帝的脸庞,当面向他时,所有有罪的人,都将迎来审判。
之前有人问我,“刘鑫还没被法律定罪的时候就被这样批判,你不觉得她很可怜吗?”
并不。
如今刘鑫被网民攻击,被江妈妈起诉,被舆论鄙弃,也不外是她为本身不厚道的行为买单罢了。
我并不合错误此感到抱愧,我甚至很庆幸在法律触及不到的地方,因果依然在生效。
如果我们的世界,像刘鑫这样抛弃伴侣、不负责任、只会逃避、恶人先告状并谎话连篇的人,不能被任何方式制裁;
如果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纯粹的“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地方;
那它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地方?
为此,刘鑫们,必需付出代价。
作者简介:国馆:一个有品有内涵的公号。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国馆2018重磅新书《图说二十四节气》正火热销售中。
「清末名家翻译,南宋道长注解
」
《道德经白话解说》
▼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