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十年后车市再迎“寒冬”,与2008年的那场“寒雪”有何不同? [打印本页]

作者: liangxiaojing    时间: 2018-11-26 16:49
标题: 十年后车市再迎“寒冬”,与2008年的那场“寒雪”有何不同?






俗话说“天道好轮回”,在汽车圈亦是如此。

2008年,雪灾、地震、金融海啸等的侵袭让整个中国动荡不安,而中国汽车市场也在这一年遭遇“寒冬”。

2018年,在已经过去的一大半时间里,中美贸易战摩擦、股市低迷、经济不景气等等,让中国车市再一次猝不及防的步入“寒冬”。

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的汽车销量是938万台,这一年的汽车销量增速创下自1999年以来的十年新低;2017年年底时中国汽车的销量已增长到2888万,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而以2018年前9月的1628万辆来看,或许难以突破3000万辆的天花板。

尽管如此,车企在“金九”同比下滑13.1%,让人措手不及的“车市寒冬”已来临。那么十年前的车市“寒冬”和如今的“寒冬”有何相同之处?到底又有何不同之处呢?

一样的遭遇不一样的处境

众所周知,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车市受到影响遭遇了一段低迷的寒冬时期,而汽车行业年产销1000万的“小目标”最终以全年938.05万辆收尾,增速大幅下降15%,超千万的产销目标也成为泡影。

其中被大家视为传统销售旺季的“金九”,2008年9月乘用车共销售55.28万辆,同比下降1.44%。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十年后,中国汽车行业的“金九”也遭受了严峻的下滑,2018年9月乘用车销售190.5万辆,同比下滑13.1%,比十年前下滑百分比增加超过十个百分点,难道是如今的“寒冬”更加严峻?

对此,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十年前车企的规模和基数与如今早已不成同日而语了,因此导致如今的车市寒冬更加复杂和特殊。”

的确,十年前中国汽车行业的年产销目标是1000万,而如今的年产销目标已经提升至3000万辆,2000万辆的规模体系差距,在车市如何回暖的问题上有着难以相较量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十年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相继出台。于是中国汽车销量出现了立竿见影的回暖趋势,年销量在2009、2010每年都增加了400多万台,呈现出较为陡峭的增长态势。









但十年后,在中美贸易战摩擦、楼市低迷、股市下跌等等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经销商整体经营遭遇困难,按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本年以来,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已经连续9个月均处于警戒线之上,经营状况欠佳。

不外,在崔东树看来,十年前的车市“寒冬”和如今的“寒冬”仍有相似之处,不论是十年前还是现在,消费需求仍处于不竭升级的过程中,与美国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仍有着巨大的差距。

车企面对“寒冬”的态度









面对中国车市“寒冬”,实际上各大车企也早有预测和准备,例如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及奇瑞捷豹路虎董事潘庆曾在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表示,“减轻负担、减轻包袱,做好最坏的准备,包罗对库存的处理,都是在减轻压力,帮手经销商轻装前行。”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上汽技术中心主任王晓秋先生也有着本身独到的见解,“中国汽车工业的严冬已经提前来了,因此要做各项准备来渡过严冬,这个严冬不是一个月两个月,有可能是两年,所以必需要提前做准备。”

不外也有一些车企在“寒冬”中并没有感到一丝凉意,仍保持着较为乐不雅观的态度,LEXUS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植田浩一在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坦言:“目前,中国豪华车市场仍然呈现增长态势,但整体汽车市场增速低于去年,仅看豪华车市场,我们认为本年的增长仍然有望超过10%。”

事实上,不管是豪华品牌、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面对猝不及防的“寒冬”几乎都做好了艰难“过冬”的准备,不外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体量小、销量持续低迷的车企可能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淘汰赛。

政策激励真管用?









面对车市“寒冬”下竞争激烈的淘汰赛,近日,网上流传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上个月向政府提交文件,提议将2.0L及以下排量车型的车辆购置税减半至5%”的谣言,尽管已被官方证实其为“假消息”,但实际上出台相关刺激政策早在多年前便有成功的先例。

比如早在2015年10月1日起,政府便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辆减按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而这一政策一出台便点燃了车市,2016年汽车销量比2015年猛增340多万台,在如此高的基数上,2017年汽车销量又比2016年增加80多万台。

不外,也有内部人士透露,“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确实在9月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中阐述了当下中国汽车市场出现的问题和建议,其中没有这一条。”









而恰恰相反的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并不提倡利用短期刺激政策拉动车市增长,认为这是“不成持续的”,效果“也不会好”。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进军表示,“若要保持我国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与增长,重点是要盘活二手车交易。别的,活跃汽车金融,开拓农村市场也将成为提振车市的重要举措。”

正如崔东树所言,“十年前在车企体量较小时,短期的政策刺激便可以产生明显的回暖效应,而如今面对几千万级的年产销量,每家车企销量下滑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短期政策激励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效应。”

正所谓“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面对北风凛冽的“大雪”,像“梅花”这样的车企从来不惧怕,因为其有足够自信的产品品质和品牌力,而寒冬只会冻死那些像“薄弱虚弱的苍蝇”一样的企业。

因此,不论十年前还是十年后,如安在销量低迷的整体车市中逆势上扬,最为重要的便是不竭提升自身的产品力和品牌力,才可以积蓄力量、化茧成蝶,成为具有“梅花”一样特性车企,不惧“严冬”。
作者: 会笑的猪    时间: 2018-11-26 16:50
油价,房价已经透支中国人太多的消费能力了
作者: samd669    时间: 2018-11-26 16:50
取消购置税,降低油价、过路费,取消年检,汽车销量才会转暖。
作者: 蓝蓝天空    时间: 2018-11-26 16:51
都在等国6呀
作者: Eudora    时间: 2018-11-26 16:52
千万别买车,留着买房。千万别创业,留在买房。啥也别干,买了房缩在那里等着暴涨即可。[得意]
作者: O宿命o    时间: 2018-11-26 16:52
因为油价涨 泊车难 市场饱和 口袋没钱
作者: 蒙面    时间: 2018-11-26 16:53
取消摇号试试 这月就能打破纪录
作者: 逆天飞舞    时间: 2018-11-26 16:54
车这东西就是一个包袱,每天都要拿钱去养它。特别是农村根本就不需要车,为了面子还有攀比虚荣心。硬着头皮去买个车。现在的年轻人活的真累啊!
作者: 完美春夏秋冬    时间: 2018-11-26 16:55
一方面拼命增加用车成本,一方面拼命卖车赚钱。。你们矛盾不矛盾?
作者: 谣瑶    时间: 2018-11-26 16:55
油价上涨,对中国汽车产业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可以说是背后捅刀
作者: 夏坚2010    时间: 2018-11-26 16:56
第一油价涨了,第二手里钱少了,第三牌照又增加限制了,第四车多路况变差了,第五市场趋于饱和了。
作者: apaul    时间: 2018-11-26 16:56
就问年销量3000万是谁定的目标?
作者: fenaini    时间: 2018-11-26 16:57
十年前车在路上比行走能,现在人在路上比车行走快,放眼望去全是车,车太多了!
作者: jovita    时间: 2018-11-26 16:57
车市寒冬又能怎样?油价寒冬已经来了
作者: xyy060925    时间: 2018-11-26 16:58
市场经济体制的自然规律,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车市走低是必然趋势
作者: weirdos    时间: 2018-11-26 16:59
一句话钱难挣了
作者: 爽吗?    时间: 2018-11-26 17:00
一边控制汽车增长不让人们买车,一边又怕卖不掉车,这种心理多矛盾?
作者: 逆天飞舞    时间: 2018-11-26 17:01
挣钱越来越难,养车越来越贵。
作者: 小丸子有心事    时间: 2018-11-26 17:01
企业盲目上马汽车,产能严重过剩,还有大批不成熟的电动汽车打着新能源的旗号骗取国家补助,凑热闹。
作者: 聊吧    时间: 2018-11-26 17:02
限购令是一方面,主要的是汽油价格太黑心了,还有就是经济危机对于我们开始了。
作者: 葉麗丹    时间: 2018-11-26 17:03
说来说去汽油价格太高了、有很多人不敢买了,怕用不起。新能源车么续航不行、配套设施不完善、电池如果不行了,换起来比新买个车还贵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