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顺风车=“性感的场景”?专家:我国法律对女性庇护不足
[打印本页]
作者:
aaaaa
时间:
2018-11-26 20:10
标题:
顺风车=“性感的场景”?专家:我国法律对女性庇护不足
滴滴一下,
马上出发。
这是滴滴出行颇具记忆点的宣传语。
可如今,我们更关心:
滴滴一下,
何时才能安全出发?
滴滴顺风车多起涉女性恶性案件发生后,已被免职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因为黄洁莉给了顺风车一个定位——社交。她曾在一个分享会上表示:
顺风车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性感的场景。
性感,这个定位和顺风车如何扯上关系?
这些广告词或许能给出答案:七夕节,我们约会吧;不仅是顺风,并且还顺眼;不怕贴标签,就怕你不约……
在滴滴的各种明示、暗示之下,“性感”预期如今竟然真的实现了。在网友曝光的滴滴顺风车主群截图中,不行胜数的女性乘客无遮挡照片被肆意上传,随之而来的,是众人不胜入目的下流调侃。
不久前有网友曝光的武汉、深圳某滴滴司机群聊天截屏,满页下半身,用词不胜入目。
女性乘客必然想不到,本身已经被某个群体当成了猎物。乘客想的是出行,车主想的却是社交。
这样的隐瞒式营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
北京市律师协会法援与公益委主任、北京纳诚律师事务所律师
陈娜:
“从法律定义来说,顺风车、拼车都不该该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彼此帮手搭乘车辆、彼此运输的过程。如果在乘坐顺风车过程中出现个人信息的获取、泄露,这样的隐瞒构成侵权。”
”
别的,受害者照片在互联网上无节制的传播,也给其家人带来
二次伤害。
乐清女孩的弟弟就将其微博注销,并发布了声明。
“
陈娜律师
认为,针对部分网友的不妥举动,受害者家属可以拿起法律兵器:“新浪微博属于运营过程中可以获取个人信息和隐私的单位,有保障信息安全的义务。依据我国民法通则以及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个人信息受到法律庇护,任何单位和个人获取的个人隐私信息都不能进行泄露。如果名誉权或肖像权受到本色性的侵害,造成社会评价降低,受害人家属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
”
有媒体曾发布安全提示,建议女性结伴出行、多穿衣服,这让部分网友十分反感。他们认为,在法律和道德面前,应该受到制裁和谴责的是罪犯,而不是受害者的容貌、穿着和行踪。
“
陈娜律师表示,
我国现行法律对女性的庇护还存在诸多不足
,难以形成对相关违法犯罪的威慑力:女性庇护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还是有一些不足。像婚姻家庭法这样经验丰富的法律,在离婚案件中会庇护妇女儿童的利益。但是现在出现了新的状况,比如性骚扰、职场歧视,或者其他一些让女性遭受伤害的新情况,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法律方面的庇护和立法部门的重视。所以,建议在这一方面加强立法,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加强对妇女的庇护力度。
”
尽管滴滴已经将顺风车业务进行关闭,但逐渐依赖共享出行的我们依然免不了乘坐其他形式的网约车。
如果是夜间、中长途或者偏僻的行程,上车之前,我们需要做哪几件事儿呢?
国际安全防卫学院院长馨阳:
1、确认网约车的车牌号和订单中的车牌号是否一致;
2、确认车的颜色(型号)是否一致;
3、确认订单中的司机跟我们见到的人是否一致;
上车前,建议在司机面前把车牌号、车型拍下来发送给家人、伴侣,并告知司机。
而如果在行程途中遭遇司机的言语骚扰、威胁,或者发现司机有违法犯罪迹象的,必然要沉着冷静应对,及时求救,设法斡旋。
馨阳院长建议:
第一,不直接回应;
第二,不接话茬儿;
第三,转移话题。
如果所有手段用过之后还是出现了危机,必然要满足正在进行犯罪的司机的两个心理状态:一个是犯罪过程中的安全感,一个是犯罪过程中的成功喜悦感。当这两个心理状态同时得到满足,犯罪分子对我们进行伤害的可能性就会降低50%。
作者:
Lee
时间:
2018-11-26 20:11
怪不得车上要放瓶水呀
作者:
村长
时间:
2018-11-26 20:11
女权庇护已经超过合理限度了,社会上那么多泼妇就是过度庇护的后果!
作者:
luo6962354
时间:
2018-11-26 20:12
这次我赞同专家说的,对女性的庇护太少了
作者:
欧阳可强
时间:
2018-11-26 20:13
小姑娘过两天就出殡了,不知道滴滴赔了多少钱?
作者:
黑玫瑰
时间:
2018-11-26 20:13
给女性每人发把枪,在塞几枚手榴弹
作者:
逆天飞舞
时间:
2018-11-26 20:14
砖家叫兽又出马了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