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以及大学教育的有效性 [打印本页]

作者: CAOZF    时间: 2018-12-10 13:44
标题: 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以及大学教育的有效性


与大多数机构比拟,大学得到了社会特别的信任,大学对社会也具有特别强的自信力。考入大学和获得学位,都是人们成功的标识表记标帜和条件。换言之,大学是受到社会压力比力小的机构之一。

诚然,大学是最高学历的教育机构,但不是人们受教育的终点站,也不是全能的教育机构。每个大学都希望本身的学生能够成为社会上最成功的人,总是在不竭努力给予学生更多有效的东西,但我们很难说大学已经或者总是能够给予学生足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东西。我以为,成功的高等教育是大学与校友们共同创造的,校友的功劳在于他们使本身比力好地胜任了职业,向社会显示了其特殊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并不都是来自大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在毕业以后自我发展的能力,实际上补充了大学教育的有效性和成功率。所以,大学阶段教育确实需要密切关注这种能力的培养,大学对社会要求和学生长期发展的预见,决定了其教育的有效性。





事实告诉我们,学生的成长往往超出学校的预期,他们在毕业以后表示出来的才能,他们所从事并获得成功的工作,可能与大学里所学的不同。同样问题还有,所有的毕业生是否都发展得很好,是否可以发展得更好,他们可能并不必然像他们在大学期间那样出色,他们甚至已经失去了创造活力。大学可能更需要对这种情况予以关注。

社会的发展变化比大学改革更快,社会分工总是多于大学设置的专业科目,总有一批毕业生在从事着大学里没有训练过的工作;社会上的问题总是比大学告诉学生的更复杂和综合,解决这些问题的所需要知识,不同于大学为学生准备的知识类型与结构,甚至超越了专门化教育的范畴。





解决现实的问题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与其说社会需要有知识的人,不如说需要有能力的人,而社会对能力的要求比大学培养要求更复杂。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有关,但又超越知识范畴以外,综合能力的培养更超越专门化教育的局限。别的,能力培养既要依据工作要求,又要针对个体特征,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而大学教育的公共性,很难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培养。大学如何兼顾知识与能力、社会与个人等各方面的需求,如何增强大学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最有效地学习,最有效地为社会办事,这是大学需要不竭研究的问题。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