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11.11 提醒商家:促销时,这些红线不能踩! [打印本页]

作者: 拉客的车    时间: 2018-12-14 14:34
标题: 11.11 提醒商家:促销时,这些红线不能踩!


双十一,倒计时6天

想必各路电商早已为买家备好了充足的货品

在各平台上摆出阵来,期待大卖

绞尽脑汁想着诱人的宣传案牍

调整着“烧脑”的促销规则

提醒商家:别把本身给绕进去!

而,面对各种促销手段

消费者该提防哪些“套路”?

商家版 · 提示

在想尽案牍和手段

争相吸引着流量和订单之时

如果你 不懂法!不守法!不学法!

极有可能 钱没挣到多少还违了法~



想知道怎么可以避免?

小商针对4种常见的广告违规情况

为你整理了4条“秘籍”

提醒您:“红线勿踩

绝对化的广告用语



↙ 解读

《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这个不能用作宣传



↙ 解读

《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消费优惠要说清楚



↙ 解读

《广告法》第八条规定,广告中表白推销的商品或者办事附带赠送的,应当明示所附带赠送商品或者办事的品种、规格、数量、期限和方式。

广告不能贬低其他产品



↙ 解读

《广告法》第十三条规定,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办事。

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向全市网络经营者发出倡议

严格遵守《网络交易办理办法》、《网络商品和办事集中促销活动办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自觉履行审查和登记、公示促销信息、检查监控、标明积分及优惠券使用明示等义务,树立诚信守法经营理念,共创健康、和谐的网络市场秩序。

在创业的道路上

困难本来就很多

正因为这样

电商创业者们更需要

学法!懂法!守法!

消费者版 · 提示

对于消费者来说呢?

在这个“双十一”买得安心舒心

是所有参与者的基本追求,所以

成都市消协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

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参与网络集中促销活动时

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双十一”网络促销

消费提示

选择正规平台 注意网店信誉

购时,要尽量选择有必然规模的、经营资质齐全的网购平台,并在平台内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网店购买产品。要注意在购物过程中,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者弹出的未知广告,避免跳转至其他无关网页,泄露个人信息或者上当被骗。

了解促销规则 做好消费准备

中促销期间,网购平台和网店往往会准备很多优惠活动,但不少都有相应的促销规则,消费者应当注意了解具体规则。如发放的优惠券,消费者需注意优惠券可用于购买商品的范围和使用时间是否有必然限制,优惠券的使用是否有前置条件,是无门槛优惠券还是满减优惠券。还有预付款消费,需注意预付款的具体说明,包罗退还预付款的方式,什么情况预付款不予退还;支付预付款后的尾款具体是多少。尽量与卖家沟通得到明确答复后再进行购物,以免产生消费纠纷。

小心虚假宣传 切勿冲动消费

的网店雇佣“水军”刷好评,或者以“好评返现”的方式吸引买家给予好评。因此对于网店的好评,一方面需要消费者多角度的不雅观察,注意“刷好评”的痕迹是否明显,如留言是否统一、或者好评过于偏离实际;多看一些中评、差评,来综合判断网店的好评率是否可靠。另一方面,消费者也不要被卖家的“好评返现”所诱导,做出不客不雅观甚至虚假的评语,误导其他消费者。

“双十一”期间,很多商品降价幅度极大,消费者网购时,要多对比商品线上线下的价格,有条件的消费者可到实体店看看标价,再确定网上价格是否便宜;或者提前关注相关商品信息,注意价格变换,货比三家,看看该商品是否真如卖家所宣称的大幅度降价,再决定是否购买,防范商家虚构优惠价格进行促销。购买商品时要考虑自身的实际需要,切勿单纯因为卖家宣称优惠力度大而盲目购买。

注意支付方式 护好“网络钱包”

选常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最好不要因为减价、抽奖等优惠条件随意使用未知的支付方式。如果是“扫码”支付,要注意二维码的提供方是否为网购平台,以免不法分子盗取个人账户等信息。不要轻易汇款到个人账户,不要随意透露本身的银行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以免损害本身的经济利益。

关注售后办事 牢记交货验收

“双十一”期间,商品交易量巨大,物流常会出现延迟的情况,为避免影响对商品的正常使用,消费者可提前和卖家确认商品的送达日期,来决定是否购买该商品。购物前必然要仔细查看相关退换货政策和承诺,与卖家沟通好。收到商品时,要仔细验货,确认货品完好无损后再签收。同时索取发票或收据,以便在需要退货、保修等售后办事时可以得到保障。如检查发现问题可以拒收,可以请快递公司出具证明,及时和卖家沟通,要求退款。遇到快递商品损毁或丢失的情况,消费者可要求补偿。对于商品包装上的个人信息要及时销毁,防止泄露。

保留购物痕迹 收集维权证据

留存聊天记录、商品页面截图、电子订单、付款记录等电子数据,便利日后维权。一旦发生消费问题,可及时联系卖家进行处理,如未能解决,可向网购平台投诉。如果依然不能得到满意结果,可向消费者协会以及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鼓励广大网络消费者,举报各类违法行为,共同维护网络市场秩序。

综合 | 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广州工商

整理 | 成都工商

相关精彩

买买买PK坑坑坑!“双十一”谨防套路,买了否冷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