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往事琐忆:乡村货担郎 [打印本页]
作者: yywx1111 时间: 2018-12-17 19:12
标题: 往事琐忆:乡村货担郎
往事琐忆:乡村货担郎
作者:周万海
“咚咚咚——,当当当——咚咚当……有废铜烂铁牙膏皮,拿来换洋火、洋红、缝衣针;有塑料鞋底、大姐长辫子拿来换头绳、顶针、小孩爱吃的山芋糖疙瘩哦……”
担货郎就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贩卖商品的小贩。身为70后的我,童年的记忆中深深地印下了走村串户的担货郎的身影。他们多半是中年汉子,走到村口,放下货担,手摇拨浪鼓。村中的男女老少,听到鼓声后一齐围上来。
溜乡的担货郎一般总是在日出三杆的头晌午进村的。停在村东河边的那棵歪脖大槐树下。
货郎挑子是我们这儿的叫法。其实就是卖杂货的担子。
担货郎的是位身材矮小黑瘦的中年男人。一身蓝咔叽衣裤,一双圆口纳底布鞋,看上去干净利落,让人觉得很舒服。春秋季节,他的头上总是戴着一顶深灰色的毡帽,夏季大都是斗笠不离头,冬天戴的则是一顶翻毛的“火车头”军用棉帽。
他把担子放下来。扁担搁在两只篓子之间。他就坐在扁担上,摘下帽子,当扇子煽风。
咚咚咚——,当当当——,咚咚当——
废铜废铁牙膏皮换糖哦……见到有孩子在场,他扯开嗓门吆喝起来,手里的货郎鼓又摇开了。
货郎挑子是木头制成的,与电视剧《水浒传》里武大郎卖炊饼的挑子相仿。上头是敞开的,用铁丝网罩着,底端带有抽屉,大都分类装一些雪花膏、洋胰子、火柴、花头绳、针头线脑顶针子之类的日用小百货。
另一只挑子里则是摆放着一个糖罐子,里面装着麦芽糖和山芋糖,黄澄澄的上面洒着白色的面粉,散发出诱人的光泽。到秋冬时节还有柿子饼,旁边摆放着一把小刀。卖糖的时候,他就把小刀往饼里一插,一块糖就割开了。用钱买一整块柿子饼,那绝对买不起也是不可能的,家里买日用品都舍不得用钱,事实上也没有钱。
在七十年代中后期,闭塞的乡村每天都会听到货郎鼓的声音和他诱人的吆喝声,好像“集结号”似的。很快,我们几个正在玩耍的七八岁的孩童便活跃起来,各自跑回家,翻箱倒柜钻床底找东西换糖。
好在货郎更欢迎我们找东西换糖,牙膏皮、旧胶鞋底、废铜烂铁,实在找不到废品了,就偷偷摸摸到瓷罐里拿两个鸡蛋,也能换回几块糖……
但这些,不能让大人知道,如果被大人发现,就不会轻易让你拿去换糖,一双旧鞋底就能换一只顶针子和几根缝衣针呢。
记得有一次,家里实在是找不出能换糖吃的“宝贝”了,我和弟弟就商量着把舅舅送给父亲温酒用的锡酒壶给砸扁,一下子换回10块山芋糖。在其他小孩子羡慕的目光中, 当把一大块山芋糖送到嘴里时,那份喜悦岂是言语能表述!这事后来被母亲知道了,不过母亲连一句教训的话都没说。现在想来那是母亲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孩子吃糖而嘴馋难忍。
婶子、大娘们感兴趣的则是那另一只箱子里的日杂用品。一只旧鞋底换几根缝衣针、雪花膏;一个废镰刀头为家里的丫头换几根扎头绳……
因为这个货郎挑子,整座村庄都沉浸在一种淡淡的喜悦里。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