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这样批评学生更能打动学生心灵
[打印本页]
作者:
baif
时间:
2018-12-21 20:09
标题:
这样批评学生更能打动学生心灵
印度有一句古代谚语说得非常好:“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好的习惯,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了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教师运用了很多种方法。其中批评就是教师手中的常规兵器之一,每个班主任都要经常使用它。然而,由于对它的本质认识不同,使用方法不同,其效果也大不相同。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是一门艺术,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而是能够打动学生心灵的有效引导。
一、巧妙的“鼓励式”批评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较强的自尊心和“面子”不雅观点,针对这
种情况,班主任可以不从正面提出批评,而是从侧面给予鼓励,同样会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热情的“商讨式”批评
学生犯错误后,班主任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帮手和引导他。在批评过程中,言语要包含热情,表情要充满关怀,心平气和地商讨不良表示所引起的后果,使学生在老师诚恳的批评中感到惭愧。
三、善意的“提醒式”批评
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大都不是有意去犯错误的。因此,班主任应从善意的角度出发,及时给予提醒,使之意识到本身的言行已构成错误,要避免继续再犯。
四、严厉的“谴责式”批评
对于错误性质严重,影响面较广或一犯再犯的学生要进行公正、严厉的批评。批评的内容要集中准确,切忌目标不明,批评的语言要激烈清楚,不能含糊其辞,批评时表情要严肃认真,不能嬉皮笑脸,威胁要让当事者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危害性使其心灵震憾彻底认识和改正错误。。
当然,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手学生改过,应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接受能力,区别对待,灵活运用,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自然的、和谐的情境中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为此,批评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批评要适时。
一个低年级学生做错了事,如果过了一段时间再去批评他,他就没有真实感,也不能深刻领会为什么会被批评;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批评时不妨延缓,稍作冷处理,使其冷静反思,认识到本身的错误,我们再适时委婉地提出批评意见,效果会更显著。
2.次数勿频繁。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他的教育手段仅是批评,那么他的教育工作将是失败的。时常采用批评,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不仅会导致他们颓废悲不雅观,失去前进的勇气,并且会造成逆反心理,对任何事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毫无斗志,这将有悖于我们的教育目的。因此,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批评学生,努力做到尊重学生人格,采用鼓励式批评来指正,这样学生更易于接受。
3.场所要适当。
每个人都乐意在大庭广众中被表彰,任何人都不肯在大庭广众前被批评。大多老师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彰学生,同时批评时也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脱口而出。殊不知,脱口而出的一句批评话,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他会觉得很没面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正应验了一句鄙谚:“箭伤肉体,话伤灵魂。”那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场所呢?我认为老师应该单独找他谈话,也切忌板起面孔说教,而应该以伴侣的身份,以心换心,真心去理解学生,设喻明理,谆谆告诫,言之凿凿,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这样做效果更佳。
4.用词要恰当。
学生犯有错误,教师切忌简单粗暴地训斥。语气应倾注感情,话锋切勿尖锐,批评用语要很谨慎。适当的话,可以用一些幽默的语言。这样不仅可以消除批评时的抵触情绪,同时使批评更好地进入学生心灵。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表彰,少批评,多奖励,少惩罚,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优点和成绩,应通过艺术性的表彰和批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的确,一个好的习惯,能够影响和改变孩子的一生,只有把批评正确的运用到班级办理中,才能让学生改正坏习惯,才能打动学生心灵,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利用艺术的批评,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把学生引向成功的彼岸。
作者:
骨头师兄
时间:
2018-12-21 20:10
转发了
作者:
大兵
时间:
2018-12-21 20:11
转发了
作者:
永远不停的雪
时间:
2018-12-21 20:11
转发了
作者:
曾小觉
时间:
2018-12-21 20:12
转发了
作者:
linqiulan881001
时间:
2018-12-21 20:13
转发了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