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中产留学梦:一辈子,其实我们都在为孩子打工
[打印本页]
作者:
ゞo鈊汰乿
时间:
2018-12-27 16:01
标题:
中产留学梦:一辈子,其实我们都在为孩子打工
文源 | 留学全知道(ID:EduKnow)
编纂 | Myra
留学是显现的投资回报不成“正比”。
父母花了几百万送孩子出国留学,也许十几年本都收不回来。
那么,留学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值吗?
本年六月,从上海飞香港的飞机上我遇到了几个去香港参加SAT考试的高中生。一个家长带队,管着几个脸上长满了青春痘的青春期男孩,一路上各种叮咛和提醒,就像一个将军带着几个第一次上前线打战的新兵。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家教良好又性格开朗的阳光大男孩,长得高大魁梧、浓眉大眼,不单帮我把箱子放到行李架上,还一口一个“阿姨”、 一口一个“您”跟我聊天,谈笑风生。
“我们都是好伴侣,去香港‘万人坑’参加考试”,
他告诉我,“这是我第一次参加SAT考试,我是来凑数的,他才是学霸。”他指了指坐在另一排过道上一个瘦高带眼镜的男孩。那孩子正在安静地读一本词汇书……
(在亚博馆内等候SAT考试的学生们)
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是亚太区最大的SAT考场之一,除了每年六月考生人数略少之外,其他几次的考试都有上万名考生同时参加, 所以被戏称为“万人坑”。
来这里参加SAT考试的学生中,有超过90%的人来自于国内,因为目前国内只有国际学校或有权招收非中国籍学生的学校内提供SAT官方考试。
SAT是中国海外留学潮的一个缩影。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
持续保
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
(在亚博馆内等候SAT考试的学生们)
与此同时,留学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申请美国、加拿大、英国等海外私立中学,前往新西兰、澳洲的小留学生也越来越多。
来源:《新东方2017年留学白皮书》
来源:《新东方2017年留学白皮书》
中国家长可能是地球上
最可怜的
孩奴
2017年,HSBC(汇丰银行)发布了最新的2017全球教育报告,对来自全球15个国家,8481对家长的教育投入、教育理念和对孩子的教育预期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香港以对教育的高投入位于榜首。
而在私人辅导方面,中国排在首位,93%的父母给孩子请私人辅导。
除了教育经费外,有82%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成功准备做出个人牺牲。31%的家长放弃个人爱好,失去本身的时间;
25%大量减少甚至完全丧失个人娱乐;
有33%的中国家长减少甚至停止休闲活动与假期; 59%的家长担心本身没有能够为孩子尽力。
将近有54%的中国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出国留学,
这个数字仅次于沙特、印尼和印度。
对于很多东亚中产家庭而言,上大学是维持中产生活并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办法,是得到体面工作和收入必不成少的手段。
以香港为例,香港中产信奉专业主义。医生、律师、会计师、工程师、建筑师、规划师、教师,特别是教授等专业人士,收入高,亦备受社会尊重。
因为中产的地位取决于专业地位,
获得各种专业资格并努力提升专业地位,是香港中产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之一。
香港TVB拍摄的各色职业剧大受欢迎
香港的中产最关心的,是在社会流动中争取和保持其相对优越的阶层。但他们博得的地位是由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无法直接传承给下一代,子女成年后未必必然能保住中产的地位。
因此,对子女前途的焦虑,成为了中产的主要焦虑。
香港中产期望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让孩子入读直资名校、国际学校或者直接送孩子留学海外,就成为香港中产最大的投入。
我的一个上海闺蜜算一笔账,如果2岁送孩子去读学前班,一路私立小学读到初中,再送孩子去读美高、美本,孩子22岁毕业时,她大约一共需要碎掉多少银子。
美高申请与标化考试培训+四年美国寄宿=
30万+140万=170万
美本申请与标化考试培训+四年美国大学=
30万+168万=198万
美高四年的夏令营
约12万
8年来回的飞机票
约10万
如果孩子从2岁到初中读私立和国际学校,可能还需要再加上
约240万
总计:
约600万
从两岁到二十岁,不吃不喝,不考虑房子,一个孩子每年需要约投入30万元,两个就是60万元。
所以她说:“终其一生,我们其实都在给孩子打工!”
送孩子出国留学,值吗?
走国际教育这条路,开弓没有回头箭,投入这么多金钱与时间,值吗?
本年农历新年,我们采访了来自Nancy Friends的两名北京学生:13岁的杨澈(人大附中初二男生),本年8月入读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Asheville School寄宿中学; 11岁的刘蓦然(北京世青国际学校五年级女生),本年8月入读美国东部The Bement School寄宿中学。
在他们的父母看来,美国的中学教育除了重视学业,更重视体育、社交、课外活动。比国内累多了。但为了让孩子更加全面的发展,家长们觉得这种投入值了。
杨澈说:他喜欢挑战本身,为了出国读书,他每天背100个单词。
而蓦然每天学习到11点,丝毫不敢放松,一天背500个单词,还练习击剑、参与社交、努力阅读拓展知识面。
Lisa是我在北京的好友,现在在澳洲陪女儿读私校。一路上公立小学,国际学校中学,然后申请了澳洲私校。问她为什么选择带孩子出国,她回答很真诚:
“澳洲是一个农业国家,但人与人之间非常友善,喜欢这个国家,所以就来了。”
从前年开始,我也开始思考儿子留学的问题。2014年我们全家在北京漂了约7年后,搬回了香港。香港中产的留学热跟韩国一样,早于国内十年。我先生的大表哥是典型的香港中产,一子一女早早送私立学校,后来送去英国读寄宿高中,然后是大学、研究生,再回港就业。
大儿子读的是英国德威,成功入读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数学系,
读完研究生后回港去了摩根斯坦利的投行。
小女儿在英国读完硕士后,
回香港参加法官的考试。
他送孩子出国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有胜任未来挑战的保留力。
前几天我抛了个问题给公司从美国和英国留学回来的小海归:
“留学是显现的投资回报不成‘正比’,
你们父母花了几百万送你们出国留学,按你们的薪资十几年本都收不回来。
你们觉得留学的意义在哪里?值吗?”
在英国本硕连读了五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的Effye认为:
个人认为留学的意义不能完全和投资回报划等号,因为在留学过程中所学习到的、所遇见的、所感悟到的都远远超于所谓的投资回报率。
如果不去留学,我可能还不会很好的自我办理和时间办理。
毕竟出国在外一切都要靠本身,会不会学坏都是靠着本身的意念,一个人在外生病了怎么办,期末考试期间忙到没时间吃饭睡觉的时候要如何平衡,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其实可以很好地培养一个人独自处事的能力。
别的,
出国留学也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结交不同国家的伴侣,
了解他们的文化,对以前本身认知阿谁小小的世界有了不一样的见识,也会增加对任何事物的包容性。
比如说以前对非洲人和印度人有不好印象的我,竟然能和他们同住了一年并且成为了好伴侣,去很多国家玩都可以找到地陪。
还有一点就是和父母关系的改善吧,
刚好出国的时候正处于青春反叛期,想着终于离开爸妈了就像个脱缰的野马一样兴奋。
但离家远了反而觉得家里好了,放假回家的时候也特别爱护保重和他们相处的时间,自然而然不和父母闹别扭了,会更希望和父母分享留学的所见所闻,反而会对他们更有耐心。
其实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有它的价值所在。
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还是会选择留学,
只是会选择留学生涯结束后继续留在海外工作。
Shasha:
海外留学最大的价值,是拓展了人生可能性。有机会认识更多人,更多行业,有机会到另一个国家工作,以及具备解决中国市场以外问题的能力。
最值的,不是眼界,而是资源!
Estrella:
留学价值这个,不能单纯用经济回报衡量。
我本身觉得最大的回报是拓宽眼界吧,看到不同地方不同人的生活,
发现无论在哪里,本质是共通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不会后悔留学这个选择,有机会还是应该多看看世界。
Apengo:
我觉得留学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大改变,这其中包罗正面和负面的,但是对我来说,这都是回报。
因为我一直很注重人生的体验和成长的乐趣,甚至是痛苦辛酸,可能不会产生即时效应,
但是它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会让本身终身受益,
我们都常说吃亏是福,前提是你必需积极的去面对不同的诱惑,挑战。
所以说,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未知冲击的过程,才是对留学这种风投最大的保障。
而留学就给了我这样的人生体验,很值,且不后悔。
一个计划送孩子去读美高的爸爸告诉我:
送孩子出国开阔视野,再让他回国创造价值,不是很好吗?
零零后本身就有跟前几代人不一样的成长环境。用我们过去几十年的思维,去设想他们未来几十年的发展,真的没有必要。
孩子有孩子本身的路,
我们只是给他们有一个可以选择的权利罢了。
纠结在留学的十字路口
我的合伙人Jane说,
从两个孩子上一年级开始,她就一直在纠结应该走公立还是私立的问题,
因为不确定是否要找国际教育这条路。
周围有很多伴侣也有同样的困惑:要不要送孩子出去?什么时候送,高中还是本科出去?去美国还是英国?需要做什么准备?去哪里寻求帮手?
大家都像在暗中森林里,边走边摸索。现在市面上不靠谱的机构太多,网上真真假假消息满天飞,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什么。
并且,留学金钱和时间成本那么高,决策必需谨慎。
“现在很多家长怀孕时就开始听留学讲座了,
因为信息不合错误称啊,怕走错。孩子的成长没办法重来一次,试错成本太高。”一个知名留学机构的创始人告诉我。
作为高考体系培养的一代中国父母,即使出国读过硕士或者MBA,我们并不熟悉本科前的留学申请轨道,这种焦虑是“知道本身不知道”的焦虑。
送儿子出国留学后,零点研究集团高级副总裁冯晞老师接受我们采访时曾说,
“必然不要把国外想的太好了,留学不是好山好水的旅行,要把困难放大、再放大。”
比起留在身边,不知道孩子在外面独自生活是什么状态,担心他们的学业与安全,担心美国的枪支办理、担心校园毒品、担心他们交友不慎。还没有送出国,网上一点点关于留学生的负面新闻,能让准留学生家长的心七上八下……
所以,如何解决信息不合错误称的问题,让家长减少不必要的时间与金钱成本,帮他们找到适合本身孩子的国际教育&留学的成长路径,成为了我和我的合伙人去年创立留学全知道的初衷。
反正大家都在暗中森林里摸索,我们比其他家长知道得多一点,就来做一个点灯人吧。
一年多来我们拍摄了400多个原创的留学短视频,
希望能让家长们直不雅观地看到其他孩子在学校的忠实情况:
上课情形?吃些啥?宿舍是否安全?舍友都好相处吗?课外活动怎样?如何找工作?
只要想,就可以获得一手的信息。
整整花了一年时间,我们又专为家长们开发了一款叫
“留学全知道”
的小程序,提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高中三年级各阶段,包罗
英文学习、家庭教育、软实力、申请国际化学校、申请海外中学、申请海外大学等等,
家长需要知道的资讯、机构、问答与活动。
扫码进入小程序
KOL专栏:
家长可以提问和交流,阅读KOL的专栏文章,不雅观看他们的视频。
全球择校:
1000+视频版留学名片,覆盖了国内的知名民办学校、国际学校、国际部到海外知名的私立中学,美英等国知名大学与文理学院。
如果你的伴侣想了解一所文理学院,
你只需要发送这所学校的小程序名片到他微信,
他就可以打开不雅观看这所学校相关的数据。
特别是通过短视频了解学校真实的信息,
初步判断是不是对这所学校有兴趣,要不要给孩子申请这所学校。
原创短视频&文章:
收录1000+留学全知道原创及与第三方合作的
留学短视频及国际教育、英文学习、留学话题
相关精华文章。
关键字搜索:
搜索关键字,会出现相关的
问答、KOL、机构、文章和短视频清单
。
教育问答:
不同于知乎上的问答,留学全知道的问答聚焦在
国际教育、英文学习、留学话题,
分类也比力清晰,想找相关的问答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
以及未来即将上线的功能:
活动全知道:
新增的这个功能模块甄选了全球及国内最新、最酷、最有价值的
教育讲座、名校招生活动、夏校、校园开放日、科学&艺术活动及竞赛、大型教育展览等,
帮手家长有效地办理孩子的课外活动安排。
机构页面:
新增的这个功能模块,
为家长们甄选教育&留学机构,
便利大家找到适合本身孩子的办事与产品,节省寻找的时间。
我们看好小程序,比微信伴侣圈更加
聚焦、聚智、启发思考。
相信这一款又轻又小的工具,就像装在家长口袋中的留学知识地图,帮家长们看清世界,走对路。
孩子的留学之路,
也是一家人的学习时光,
你的眼界,
会给他更明媚的未来。
找到它!解决你的教育焦虑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