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伴读|边玉芳:孩子是独立个体,不是爸妈的“成绩单”
[打印本页]
作者:
爱疯熊
时间:
2019-1-7 20:30
标题:
伴读|边玉芳:孩子是独立个体,不是爸妈的“成绩单”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本期朗读音频
文 / 边玉芳
壹
每个孩子都有爱的饥渴症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可以批评,也可以处罚,但必然要明确地表达,“我批评的是你的不良行为,而不是你这个人”,必然不要把孩子行为的错误扩大和延伸到整个人。
惩罚完毕必然要和孩子说明为什么要惩罚他,必然要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说:“爸爸妈妈还是爱你的,但要批评你今天的行为。”这一点尤其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心理学家,他们本能就知道你的爱是不是由衷的。孩子如何解读父母的爱非常重要,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感觉到,无论任何时候他都是被爱的,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
当然,无条件地爱孩子不是溺爱,不是他想要什么都得答应。父母要全然接纳的是孩子这个人,而不是孩子的行为,不是孩子的任何行为都要照单全收。
爱孩子,就是明确地告诉成长中的他,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是不合错误的,帮手他更好地社会化。
贰
孩子不是家长的“成绩单”
什么叫溺爱?溺爱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在家庭大环境下,包揽代替、过分注意、轻易满足、大惊小怪、剥夺独立、害怕哭闹、当面袒护都是溺爱,孩子到了学校就会表示为不服从办理、不遵守规则、不喜欢被约束、与同学相处时多争吵、不肯意分享、受挫折时难以接受……
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单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还会影响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合作。
有些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和学校不一致,不仅造成学校的困惑,也会对孩子造成困惑。
比如学校要减负,但家长说作业太少不行,擅自给孩子增加家庭作业;学校鼓励孩子本身的事情本身做,但家长说不行,“只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你都不消管了”;学校鼓励孩子多尝试、多展示,家长会抱怨孩子“什么都不如别人”……弄得孩子无所适从。
很多家庭教育误区,都源于家长觉得孩子是本身的面子,是本身的成绩单。中国的父母会有“孩子是我的”、“我是你爸你妈,你必需听我的”、“将来你就会明白我是对你好”等种种说法,说明我们没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给孩子的爱其实是有条件的。
叁
家长的坏情绪会传递给孩子
情绪是会感染和传递的,坏情绪传递得比好情绪快,父母的焦虑与孩子焦虑成高度正相关。一个美国的家庭研究证明,如果父亲或母亲有焦虑症,孩子患焦虑症的风险是正常孩子的7倍。
对于正常人来说负面情绪不成避免,每种情绪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有情绪比没有情绪要健康得多,要允许各种情绪存在,主流的情绪应该是愉快、乐不雅观的。
《头脑特工队》是一部非常好的情绪心理学电影,由美国加州大学的两位心理学教授担任学术指导,对家长怎样正确控制和调节情绪以及让孩子怎么注意本身的情绪,都很有帮手。
父母表达情绪要有艺术性,比如发脾气前暂时离开孩子一分钟,要让孩子明白你不高兴的缘由,不要无缘无故迁怒于孩子。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可以让孩子感到被爱、被尊重、更自信。北师大在几万个孩子中做的一个大数据调查证明:亲子关系每增加10%,孩子在品德行为、学习成绩、高级认知能力方面的积极行为都会增加。
当孩子进入变节期时,父母尤其要学会控制情绪。孩子的青春期很特殊,心理学上称之为“危险期”“暴风暴雨期”,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令人头痛。
其实,恰当的变节是孩子建立自我同一性、自我探索的过程,对孩子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变节是一个好的开始。怎样能让变节既有好的开始,又有好的结束?父母作为孩子最直接的不雅观察和学习对象,必然要意识到本身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天天和父母在一起,他们的学习方式不只是课堂上和语言上的直接学习,也包罗不雅观察式学习和模仿式学习。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教材,是孩子最大的榜样,我们千万不要像笨鸟那样,生了蛋以后说:“我是笨鸟,你替我飞吧”,把孩子变成本身圆梦的工具。
-朗读者-
北京吉利学院 | 高春香
座右铭:你若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征集朗读者
如果您喜欢朗读,愿意为大分享有价值的文章,欢迎自荐。也许您就是我们的下一个朗读者哦!
详情戳左图,参与报名。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至征集页面!
小编保举
编纂制作:刘昌 高春香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来源 | 明教育(有删减)
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作者:
呵呵_哈哈
时间:
2019-1-7 20:31
转发了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