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老师多看几眼,孩子成绩就提高?
[打印本页]
作者:
零度的冰
时间:
2019-1-19 10:13
标题:
老师多看几眼,孩子成绩就提高?
家庭教育是门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教育效果往往苍白而无力。所以,家长们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探索“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科学地引导孩子。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史上非常重要的实验——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雅各布森来到美国西部边陲小镇上的一所小学,他们声称可以做一个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通过测验可以测出哪些孩子就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于是学校安排一到六年级各三个班的孩子进行测试,最后,罗森塔尔得出一份名单,告诉所有的老师,这个名单上的孩子就是本次测验的获胜者,同时强调:“只需要你们知道就可以了,要对所有的孩子们保密。”
八个月后,罗森塔尔重新回到学校,受到老师们热烈的欢迎,因为在刚刚过去的这八个月里,名单上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取得的进步远远超过了那些不在名单上的孩子。这个时候,罗森塔尔道出了一个惊人的本相——
这个测验并不能测出哪些孩子是可造之材,名单上的名字不是按照测验的结果得来的,而是随机拔取的。
老师们都大吃一惊,如果名单上的孩子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而是随机选出的,老师们也没有特意把名单上的孩子汇聚到一个班进行强化教育,为什么这些孩子都取得了那么大的进步呢?
关键因素在老师身上,心理学家对老师们来说就是权威一样的存在,所以他们对这次测验深信不疑,当看到名单上的孩子时,他们开始对这些孩子刮目相看。
比如某个班的倒数第一名出现在名单上,老师就会想:哦?他居然是个可造之材,那我可不能把这个可造之材毁在本身的手中。所以在上课的时候,眼神扫过这个孩子的次数可能都比以前要多一些。
以前可能不会向孩子提问,现在会试着问孩子一些他可以答上来的简单问题,为了能够保证他能答上来,还会关注孩子一会儿,确定他在认真听讲,然后再提问。一旦孩子答上来了,老师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哇!他真的是一个可造之材。”
虽然这个孩子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在老师的积极关注和暗示之下,他取得了一个更明显的进步。所以罗森塔尔把这个现象归结为——
希望、赞美和信任,能够产生奇迹。
心理学上,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那罗森塔尔效应对我们的家庭教育有什么影响和指导意义?
正向原则
你相信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在孩子并没有做到的时候,你是怀疑他,还是依然相信他?
我曾经听到有家长这样跟孩子说话——
“你要多举手!你知道吗?只要你举手有别人一半多,我就感觉很开心了。”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是在安慰孩子,实际上会减少孩子的力量。孩子听了会很沮丧:“哦,本来在爸爸妈妈的心里面,我只有别人的一半好。”
所以我们如果不注意,可能就在不经意间对孩子表达一些负面的信息。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孩子,我希望看到你多举手,如果你能够多举手的话,我当然开心,如果没有,爸爸妈妈依然是爱你的,并且我们也相信,当你准备好或者足够愿意的时候,你必然做到的。”
尽量避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我们可能很自然的就会说——
你怎么这么胆小啊?
你能不能不这么磨蹭?
你看你的倔脾气又来了!
你总这么自私!
这样的话说出去,就是在给孩子贴一个负面标签。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孩子心里分量越重的人对孩子说的话,它的暗示性就越强烈。我们不经意间就有可能带孩子传递负面的暗示,并且孩子还照单全收。
所以在生活中尽量避免用一些负面的词语,哪怕我们说——
“你能不能不这么马虎!”
孩子听到的还是“马虎”,我们可以改成——
“我想看到你表示得更认真一些。”
当我们能够用这样的方式避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那我们就正在传递一份积极的信息。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