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不雅观点|季卫东:教育行政化催生了“指标人”和“申报学”
[打印本页]
作者:
漫步晨熙
时间:
2019-1-25 15:43
标题:
不雅观点|季卫东:教育行政化催生了“指标人”和“申报学”
"教育行政化"一直是很多学者担心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教授季卫东先生曾就此主题在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二届(2016)年会"上颁发本身的不雅观点。
作者简介
季卫东(资料图)
以下为季卫东先生的演讲实录,略有删节:
创新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一个是需要有思想的自由,表达的自由。别的一个,科学在探索过程中总是会犯错误的,所以需要社会对错误的宽容。我想这两条对创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用现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话来表述,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如果我们只允许有一种声音,一个模式,创新就无从谈起。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创新时代,首先必需解放思想,必需允许人们探索和失败,必需鞭策体制机制的改革,必需用法治的方式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主要就是尊重个性,奖励特色和差异。可是我们国家目前教育的状况,基本上是一样的模式,形成了千人一面的状况。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呢?从教育理念上来说,过去基本上侧重于培养国家机器上有用的零部件和螺丝钉,而在实践上,为了实现规模扩张,节约成本,就必需强调统一的标准,以便保证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行政化是一个当然的选择,而“指标”是行政办理最好的抓手。
对硬性指标的强调是过去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创新的动机有问题,指标是需要的,但是强调过度的时候,出现了指标的异化。因为各种各样的指标,所有的指标都能满足的人要么就是凤毛麟角,要么就是只追求质量。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学的实践中,真正优秀的人才总有一些地方对不上指标。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能满足所有考核指标的“指标人”,却未必是真正的创新人才。我想在座的各位了解大学情况的,必然会了解,更有甚者,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善于投机钻营,就像伊索寓言里面那只斑斓的乌鸦把各种标致的羽毛擦在本身身上,满足各种指标,但他不是创新人才。
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真正的学者却被边缘化,这是这是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别的为了鞭策这样一个发展,为了集中资源投到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方面去,我们可以看到项目办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项目制”盛行出现了针对争取科研项目的“申报学”。有一个很意思的情况,我们引进人才,我们考虑人才晋升的时候,往往说他没有什么项目,所以不能晋升,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我们的老师非常忙,每天都在填各种各样的表格,做预算,紧接着把决算做出来,真正做研究的人未必能得到资源的支撑。刚才讲到过度行政化,出现各种各样奇怪的现象,不改变这种情况,中国的创新是无从谈起的。
从高等教育的统一化走向差异化,怎么才能转向差异化模式?给大学办学自主权,让教育面对市场需求,面对社会的公共需求。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是差异化模式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要求,从这个不雅观点上来看,大学治理结构的创新,教育制度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部2012年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实施纲领,其中谈到大学章程,大家知道已经有几十个大学有了本身的章程。仔细研读这些章程,我觉得我们对创新的要求,最基本的目标,好像还不是看的特别清楚。
大学需要章程,最核心的就是两点,第一点,让大学有法人资格,第二有自主权,要通过高等教育适度的市场化,来实现创新的制度环境的改变。
在很多地方似乎以半义务教育的思维模式来办大学,来办专业教育。比如学费的问题,现在我们有很多家长把本身的孩子送到孩子去,可以交付昂贵的学费。但我们国内学费始终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基本上在义务教育环节是免费的,当然它有好处,可以促进教育机会的平等。但也有一个问题,使得我们质量提高会遭遇瓶颈。这个时候就会形成一个怪圈,我们的家长不竭把本身的孩子送到国外去,宁可缴纳昂贵的学费。但我们本身的学校却一直在经济方面缺乏基础,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这样一个怪圈要打破,面对市场这样一个思维变化还是必要的。
别的就是法人治理结构,要适度的导入法人治理结构,让学校真正享有自主权。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治理结构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我们目前的治理结构行政色彩很浓,它可以必然程度上保证教育的质量,防止学院、学校负责人滥用权限。当我们强调差异化的时候,这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原有治理机制发生变化,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改变,就可能因为差异化,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导致办理上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必然会出现别的一些调整,比如说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我们需要通过治理结构的改变,来加强内部的监控机制。我们需要加强教授参与学校治理的制度设计,我们也需要通过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来保证教育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制度创新我认为主要有五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是合理化的经营,在必然程度上采取民营企业治理方式。
因为前些年大学的产业化引起了很大的诟病,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市场,加强合理经营,这个标的目的是不错的。当然过度追求利润,这个是要注意的。别的导入第三方评价,避免行政评价占主导地位这样一个状况。别的要加强外部参与,比如校务委员会。别的在大学承担法人责任的情况下,要鼓励产学研合作,鼓励教育和研究适当的多角经营。别的我们也需要按照能力主义这样一个标准,对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进行改革。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过度的业绩导向,特别把所有的薪酬待遇与评估结果挂钩,这是我们目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中国研究者工资过低,非竞争性经费太少,其实是妨碍创新一个非常重大的原因。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适度的放开是必要的。
这个中间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强调教育质量的提高,当你对质量提出要求的时候,必然会需要有些评估的指标。我们现在指标过度造成了“指标人”的现象,如何防止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的课题。从教育质量评估这个角度来看,它的主体,我觉得应该采取一个多元化的思路。实际上大学、学院办理者、教育家要进行自我监控,第二个就是学生、家长、企业等等,第二方对质量评估,还有第三方,也就是标准的认定机构,独立评价机构,大众传媒等等,这个更多侧重是市场评价。第四方是作为监督机关的政府部门,我们现在是第四方评价太强了,造成僵化的问题。第三方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教育质量保障与差异化能够有一个比力好的协调。
差异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高校学术自由的气氛。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人自说自话,盲目价值不雅观的宣传,这个与高校的学术自由应该是无缘的。比如文科,国内有最大的一个误区,是把宣传和学术混为一谈,宣传是必要的,但学术是别的一个层面的问题,应该允许有充分的自由度。
允许试错,允许思想比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思想和学术的自由,高等教育的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这是我的结论。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中华好学者
转自:墨香学术
作者:
华锐品牌
时间:
2019-1-25 15:44
当下中国的教育问题是一道很难解的题
作者:
恐龙家族之一
时间:
2019-1-25 15:45
说得非常好,我记得很久以前就有大学教授提出同样的不雅观点
作者:
以爱相随
时间:
2019-1-25 15:45
行政化没有问题关键在于执行
作者:
董生
时间:
2019-1-25 15:46
创新就是让一部分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最前沿的创新靠这部分人。
作者:
saiye404035538
时间:
2019-1-25 15:47
教育为本恐难实现
作者:
beiyue136
时间:
2019-1-25 15:48
回到科学的发源地,古西腊,看看当时的科学是在怎样的思想与环境下,启蒙与发展起来的。
作者:
你与我相似
时间:
2019-1-25 15:48
后面的以书为主题的背景不错。不外色彩单一了一些,应该色彩再丰富些,也可表现出书的多样性
作者:
Eudora
时间:
2019-1-25 15:49
谁知道呀?
作者:
青年才俊
时间:
2019-1-25 15:50
都是裆校
作者:
wei8287
时间:
2019-1-25 15:50
曾看到课题申报技巧可以写成论文颁发在核心期刊,奇葩
作者:
179325274
时间:
2019-1-25 15:51
呵呵
作者:
中裕一汽丰田
时间:
2019-1-25 15:52
转发了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