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警惕:家居消费常见的几大骗局 [打印本页]

作者: 妙妙    时间: 2019-1-26 13:21
标题: 警惕:家居消费常见的几大骗局


据行业数据显示,在2014年,我国家具产业总产值已过万亿,家具企业数量便已超过 6 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5000家,但市场仍未形成占绝对优势的品牌。产业集中度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令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常常陷入不法商家的陷阱傍边。警惕!家居消费过程中那些防不胜防的骗局。

"消费返现"骗局

比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南端的会理县,一起"购家具返全款"纠纷,商家号称每月返还345元到期家具白送,资金链条破裂老板跑路,多人上当被骗50多万,让家具行业"消费返现"的骗局浮出水面。

"购家具返全款",时下正火的"消费返现"骗局也渗透到了家具行业。商家常用的"套现"手段是:产品售卖价格畸高,远高于市面上正常的价格。比如"一件家具售价几百元,在商家那里就翻3倍出售"。不外,虽然价格高,却吸引了不少人来购买,诱人之处就在于商家"消费返现"的规则:在必然的时间内逐步退还现金,直到全款退还,或者转化同等价格的积分,消费者可用积分继续购买产品,等于"不花钱"买家具。但这么诱人的收益承诺只是"空头支票",刚开始商家能利用下一个人的资金补足上一个人的收益,来博取消费者的信任,但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后,这一条脆弱的"庞氏诈骗"链会再也维持不下去,商家卷款跑路。

编纂提醒:购物返利本色就是庞氏骗局的运营模式,用后面会员吸收的资金来掩盖前面的。以这种模式运营,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让所有投资者如约获得全部返利,一旦后续没有人投资,平台也就没钱给前面的人返利。消费者必然要擦亮眼睛,天下无

"私单"骗局

"把钱直接交给我们,不要让卖场知道,价格可以便宜些。"当家具品牌专柜的销售人员如此诱导时,有的消费者或许会以为本身遇到了"好心人",省了钱。消费者真要这样做了,却可能陷入钱货两空的骗局中。

段先生在一家家居卖场的品牌专柜订购了一张床和两个床头柜,在去卖场收银台付款之前,一位自称店长的男士表示,"我们正在月底冲销量,你把款交到卖场,还要扣我办理费,不如直接交到我这儿,可以再优惠点"。经过讨价还价,原价16270元的家具最终以15350元成交,优惠了920元。该品牌专柜出示了品牌家具订制合同、加盖了品牌代理商公章的收款单,打消了段先生的顾虑。然而,两个月加工期满后,该品牌店却以天气炎热原料开裂为由延迟交货,当8月段先生再次拨打"店长"电话时,却发现该号码已经成为空号,前往卖场查询得知,该店已于一周前撤柜。由于段先生与专柜的交易属于"私单"交易,卖场没有交易记录和消费凭证不承担责任,段先生为了省钱,却是钱没了,货还不知找谁要。

编纂提醒:一些企业在面临危机时,故意设下骗局捞一把,以低价为诱饵诱导消费者直接签"私单",绕过卖场监管,致使无法送货、货品无法追回。消费者需警惕商家一切不按常规销售的做法。

"清仓"骗局

打折给力掩盖商品问题、缺少配件被忽视、家居套餐"套"你钱。很多商家会在出清囤货时,一些有质量问题、缺少配件、胡乱搭配的的商品及套餐往往会以极具吸引力的折扣吸引眼球。强大的"促销攻势"面前,消费者往往容易忽视产品的质量问题,或者即使东西不太符合本身的要求,却在促销员的花言巧语下认为东西便宜,将就将就也能凑合着用。

编纂提醒:在打折、促销的狂轰滥炸下,消费者往往会禁不住诱惑,冲动消费。很多不良商家就是利用消费者这一心理,趁机销售次品或者绑缚销售。消费者要以"实用"为原则,以本身的消费能力和生活习惯来选购家居产品,而不是盲目的攀比和无节制的"跟进消费"。面对商家的强势促销,消费者要保留几分理性,不要只是冲着奖品、赠品"冲动"消费。别的,还要考虑"综合性价比",不能因打折而购买一些并不需要的产品,中了商家的骗术。

以次充好、货不合错误板的"质量"骗局,售卖价格与底价之间过万的"价格"骗局,加之上文所提的三大类"骗局",让家居消费"步步惊心"。行业亟待标准化、规范化,也需要消费者们不竭提升意识,识破骗局,谨防上当被骗!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