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要感动本身,才能影响学生!
[打印本页]
作者:
最好不相爱
时间:
2019-1-29 09:21
标题: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要感动本身,才能影响学生!
她写下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上了近2000节的公开课,她的名字和语文,和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她获得了来自政府和业界的所有荣誉,她博得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尊敬,她的一生都在三尺讲台坚守,胸中却怀有江河世界,她是一名真正的老师,我们甚至可以说她是整个中国教师群体心中的偶像。
今天,我们一起读读“全国教书育人表率”、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文章。
每一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
于 漪
“师者,人之榜样也。”什么叫老师?
老师就是榜样,是榜样。
老师是非常特殊的职业,要做老师,你的智慧就要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你的思想言行要能够做别人的榜样。这个分量很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德才兼备。
做老师,首先是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我想,做老师,首先是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不管教什么学科,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华优秀文化有很多方面,但基本精神是“人文精神”。
中华文化的第一个特点是“尊重人”。
受“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思潮的影响,当代教师非常重视技能、技巧,而对“人”这个本体却缺乏深刻的领会。
中华文化的第二个特征是重视人的修养。
人成为“君子”是需要“修炼”的。 中国的优秀文化就是要重视人的修养。 传授知识是教师的应有之义,但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然要融入做人的道理, 这是中国教育的特点,也是中国文化的特点。
作为教师,必需清醒地意识到,要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
《易经》中有两句话很重要:第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运行刚劲雄健,君子应自觉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第二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厚德才能载物。
21 世纪的教育变了没有? 教育的任务没有变。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培养人
,有时候我们就是把“人”忘掉了,只看到分数,看到技术技能。 知识、技能技巧只是攀登精神世界的阶梯,不是终结的目的,终结的目的是人。
我要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本身
我是一名教师, 我要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本身,只有发自肺腑的感情才能感染学生。
三尺讲台,联系着学生的生命,你讲什么,教什么,传授什么知识,培养怎样的能力,给予怎样的思想熏陶,给予什么价值不雅观,将来都会反馈给你。
现在的学习,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生活
,所以,我一刻不敢懈怠,因为我的每一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在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中,融合了情感和价值不雅观, 培养他们学会学习,懂得怎样求知,这是一种立体思维。
休戚与共,血肉相连。
教师必需与学生一起成长。
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日的国民本质。
于漪教育名言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从事教育事业已近67年,几十年来,她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尚的师德修养、深厚的学术功底、精湛的育人技艺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一直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成为本质教育的实践者、新时代教师的领路人。
她的这些教育名言,值得老师们细细品味:
1.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
2. 教育就是要给学生奠定生命之魂,一是德性,二是知性。
3. 与其说我一辈子做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4. 我给本身专门定了两把尺子:一把尺子专门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专门量本身的不足,让两把尺子伴随我的整个教学生涯。
5. 教师要走进孩子的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要跟孩子有共同的语言。
6. 每一节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生命的质量。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上课就是用生命在歌唱。
7. 师爱超过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是有血缘关系的,而师爱是大爱,仁爱,要热爱每一个学生。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