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过年聚餐:你对孩子的教育咋样,吃顿饭就知道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善解女人衣    时间: 2019-1-29 15:08
标题: 过年聚餐:你对孩子的教育咋样,吃顿饭就知道了!
文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同事小佳外出吃饭,隔壁几个妈妈带着三个5、6岁的孩子,吵吵嚷嚷,很闹
吃饭时,那三个孩子趴在隔板上玩,隔板只有几公分宽,他们站在沙发上越过隔板,在小佳和伴侣斜上方不竭吵闹,想到毕竟孩子小,小佳她们也没说什么。
忽然,一个孩子连打俩喷嚏,都冲着小佳她们的饭菜。孩子妈妈赶紧给她擦鼻涕,却什么也没对小佳说,小佳和伴侣很无奈,又不好说什么。
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更奇葩。
为不被几个孩子打扰,小佳和伴侣努力不在意孩子的吵闹,专心聊天。
忽然,一个孩子把牙签筒直接丢在小佳她们的餐盘,“砰”的一声,菜汁四溅,小佳她们完全被吓到!
小佳大声抱怨:“怎么回事啊,也不管管孩子!”
孩子妈妈却说:“你凶什么凶啊?把孩子都吓到了,孩子懂什么啊,你要干什么啊?那么大声,真没本质!”
小佳气极:“她们开始大吵大闹、还对着我们打喷嚏,我们什么也没说,你也不说。现在,直接扔东西过来,你就不能管管孩子?”
阿谁妈妈嚷:“孩子懂什么啊?你那么大声、反应那么大干什么?本质真低!”
餐厅工作人员过来劝解,劝妈妈们把守孩子,不要影响别人进餐。
她们却对小佳说:“你早晚也得有孩子,你不宠啊,孩子就是这样的,你本质太差.....”
因为熊孩子,小佳和伴侣好好的聚会,被搅得没了表情。




虽然没在现场,也能想像出熊妈妈什么样:因为孩子没教养,就是妈妈没修养——不教孩子应有的就餐礼仪,不避免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一味溺爱、迁就,不顾他人感受,缺少公德心;孩子有错,妈妈不单不反思、不报歉,还强词夺理,没理辩三分,倒打一耙,说别人的不是.......
这样的妈妈,哪怕陌生人,哪怕不在场,也能看出她的为人、测出她的“斤两”。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因,孩子是果。

你对孩子的教育怎样,孩子会原原本本表示出来,分毫不差。





马上过年了,不免走亲访友、聚餐聊天,你对孩子的教育怎样,吃顿饭就能看出来。

别让你的好形象,在亲朋好友面前,被熊孩子打了折。

必要的就餐礼仪赶快告诉孩子!





说到就餐礼仪,离不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礼”、“孝”、“德”、“教”四方面内容:

“礼”:用餐的礼节和礼仪,包罗就餐姿势的端正、恭敬,爱护保重食粮的感恩感谢之心;

“孝”:用餐时尊重长辈,长者先用,幼者后用,不争不抢,谦逊有礼;

“德”:用餐中的品行,“食不言,寝不语”,不吵闹、不乱动,用心品尝食物;

“教”:通过口传身教,耳濡目染,继承了用餐的规矩和礼俗,帮摆碗筷、洗碗等。

虽然已是21世纪,一些繁文缛节不必太讲究,但起码的就餐礼貌还要有。





餐前


告诉孩子,这个卫生习惯要记牢,无论玩得多嗨,吃饭了,要想着先洗手,再上桌。

百口团圆,老幼聚在一起。要和孩子说好,等长辈、白叟先坐后,本身再坐。

“XXX做饭辛苦了”

“谢谢XXX做了这么多菜”.....

感恩是一种正能量,不只感激别人的辛苦和付出,也会让孩子更爱护保重美食、爱护保重生活。





餐中


在家中聚餐,有的孩子习惯“就着”电视吃饭,不单不利于消化吸收,也妨碍了大家交流聊天的好表情。

从现在起,帮孩子改掉这个坏弊端,吃饭就吃饭,别三心二意,也别乱动乱闹。

吃饭时,不要用筷子指别人,要左手托碗,右手夹菜、吃饭。

我儿子吃饭时,总不爱端碗,常常一只手吃饭,另一只放桌下,姿势很不端正。平时纠正很多遍,他也记不住。

我和儿子商量,和别人吃饭时,如果我两手交叉放桌上,就是提醒他注意姿势,他会马上改过来。

不外,总靠父母提醒不是个办法,还需要让孩子意识到问题,彻底改正。





别弓着腰、驼着背,也别四仰八叉地“葛优躺”。

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父母要和孩子约定,发现吃饭时有问题,希望用什么方法来提醒。

一次伴侣聚会,伴侣的伴侣带着五岁的儿子出席。

男孩是小胖墩,他妈妈说,儿子是个吃货,特别爱吃肉。

果不其然,红烧鸡翅、酱猪手一上桌,男孩就高喊,“我要吃,我要吃,快给我,快给我!”

大家觉得他可爱,索性都端到他面前。

男孩抓起来就吃,那叫一个豪放,有的鸡翅、猪手没吃几口,就扔在一边,拿起新的啃。

他妈妈什么也不说,只是帮剔骨头、擦手,大家也什么都没说,再没人夸这孩子可爱.......。

小孩子,见到好吃的、爱吃的,不免高兴,想吃。

但是,有教养、有礼貌的孩子是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和想法,不会本身吃个痛快,吃个够的。

父母要教育孩子,好吃的要和大家分享,让每个人都尝到,不要独占。

可以和孩子约定,如果不便利夹菜,可以偷偷告诉父母,让父母帮手,而不是要求别人端到本身面前来。

别的,吃饭时,不必像古人那样“食不语”。

吃饭也可以说话,但说话时,嘴里有东西要嚼完,不要边吃边说。





如果本身或别人吃饭时,想打喷嚏或咳嗽,像小佳遇到阿谁孩子,对着她们的饭菜打喷嚏,实在不礼貌,也能看出父母没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告诉孩子,吃饭打喷嚏、咳嗽,不妨这样做:

(1)、转身,转到没人的一侧

(2)、低头

(3)、捂嘴

(4)、打阿嚏或咳嗽

同样,如果塞牙,要一只手捂嘴,一只手处理。这样既文雅又不失礼仪。

餐后


用擦巾纸半数一半,擦嘴,然后,再折,再擦,不要一次用几张纸,擦一下,就扔掉,避免浪费。

告诉他人,本身吃完了,想下桌了,提前告知他人。

6岁以上的孩子,不要忘了感谢请客买单的人,让人家感到你的谢意。









就餐礼仪,平时要多教育、多训练,家长以身作则,多示范,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别看只是简单的举手投足、一举一动,吃饭这件小事,却折射出家庭的教育、父母的修养。

孩子有良好的就餐礼仪,不只人见人爱、人见人夸这么简单,对未来发展也极有好处。

网上有个段子,调侃情商不高、没眼力见的人“领导夹菜,你转桌”,表面看,这样的人有些“二”,不懂人情世故,实际上,也是没有就餐礼仪,目无尊长的表示。

试想,吃饭夹菜这样的小事都处理不好,干大事的胜算又有几分呢?





各位宝爸宝妈,年货准备差不多了吧,就餐礼仪准备好教孩子了吗?

#宝物过大年##清风计划#

<div class="pgc-img">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