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浅谈家庭教育: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家庭教育的特点 [打印本页]

作者: 明智杰    时间: 2019-2-17 10:00
标题: 浅谈家庭教育: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家庭教育的特点
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特点
1, 独生子女的智力发展特点
研究指出:独生子女及多子女家庭中的头生儿比一般非独生子女的智商要高得多。独生子女遍及知识面都比力广,智力发展比力好。安徽省教科所的研究表白:独生子女的总智商均值、言语智商均值、操作智商均值高于非独生子女;并且男童智商高于女童;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的智商均值也越高。分析认为,这种现象与独生子女家庭优越的经济条件,智力开发的投入及良好文化氛围有关。
北京市对两所小学412名独生子女调査表白,留级学生中非独生子女占10. 9%,而独生子女仅占3,4%。一般说,独生子女的学业成绩都比力好。
独生子女的智力发展优于非独生子女,除因家庭教育客不雅观环境较好,家长肯于智力投资外,还与家长有较多时间接触子女,与他们扳谈、游戏,带子女参不雅观、旅游,广泛地施加智能教育有关。
2, 独生子女的情绪特征
关于独生子女的情绪研究指出:无论是幼儿,还是中小学生,遍及表示任性、爱激动、发脾气。一般说,独生子女的主导情绪是乐不雅观的,但情绪不不变,易激动,活动受情绪支配。这是因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和家长经常满足子女不合理需求的缘故。家长的溺爱迁就,使独生子女产生“优越感”,以致影响子女对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然而,爱激动、任性、发脾气并不是独生子女固有的本性,在正确的教育下,这些情绪的极端表示可以避免或纠正。
3, 独生子女的意志行为特征
一般说,在家长百般疼爱、过度庇护、包揽代替之下,子女遍及表示为有主见、不顺从、任性、难于便宜、缺乏恒心、怯懦。研究说明,独生子女的自觉纪律、便宜力、坚持性、勇敢等意志品质在幼儿期与学龄期表示较差,经过教育,到了中学逐步有所改变。
美国的英瑞卡布尔门教授对独生子女的意志品质作过分析认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子女身上,使子女产生依赖性……孩子没有独立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多地依赖父母去获得每一项新的经验,依赖父母的庇护去抵御危险;靠父母的暗示进行选择;在父母的同意下对事物做出决定。显然,生活在家长“羽翼”庇护下的独生子女,很难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4, 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
从现实生活看,独生子女确实存在许多性格弱点。许多研究资料说明:独生子女对他人不尊敬、不合群、不友爱、依赖性强、有攻击性行为等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在独立性方面,5岁和6岁幼儿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显著差异;并且,在优、差得分上高于非独生子女,出现两级分布情况;独立性强和独立性差的都是独生子女占优势。而友好行为这一项,非独生子女明显地优于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性格特点是在家长特殊心态的教育下形成的。随着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将有所变化。独生子女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具有某些好的、应予必定的心理特点,如爱交际、热情、同情心、诚实等。并且,这些特征随年龄而有所发展。如幼儿期一些否定性心理品质多于良好品质的儿童,进人小学会发生变化,较好的品质远远超过缺点。然而,据林崇德教授研究,到了中学阶段,独生子女的良好性格品质稍有减少,缺点又有所增加。分析认为,这是中学生道德意识的发展,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已经具备了必然的选择性。
总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并无本质区别的特异性,独生子女某些突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示,可以从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不雅观念及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找到答案。因此,重视家庭教育正确的方法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和方法
从独生子女的家庭特点和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来看,独生子女更有利于其成才,在智力和才能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关键就在于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其有利因素,按捺其不利因素,正确运用教育规律,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独生子女的根本特点在于“独生”,因而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始终要抓住“独生”二字,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教育独生子女勤奋
孩子若不勤奋而懒惰的话,不仅先天的遗传本质和智力优势发挥不出来,反而会变成劣势。勤奋的人即使智力一般也会超过智力高但懒惰的人。
2, 要重视对独生子女意志力的培养
独生子女有比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良好的家庭环境,往往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依赖性强。但是学习的道路并不是那样平坦的,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出现,因此要发挥独生子女的优势
教育上必需培养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力,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有长久地、愉快地坚持一项工作的毅力,有在失败面前不悲不雅观、不气馁,百折不挠的对挫折的忍受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独生子女的优势。
3, 家长的要求不要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
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期待孩子成才的心切,许多父母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定向培养,孩子上学后除完成学校作业外,有的父母还安插一大堆的家庭作业,这样就使得孩子厌烦、反感,从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只有适合孩子的需要和已有心理水平的要求,才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4, 要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孩子幼小时要及早送幼儿园,让其过集体生活,用集体的力量来带动和帮手他们前进;上学后应让独生子女多和同学、邻居、街道小伴侣接近,多参加少先队和科技活动、课外活动;在家里也要让孩子当父母的助手,帮手父母完成某些任务,因为家庭也是个小集体。要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在与同学、伴侣、父母的共同活动中去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友好的交往关系。
对独生子女要罢休让他们独立地安排本身的生活,独立地学习和作业,独立地去克服困难,独立地进行交往,以克服其依赖性。
父母应设法利用节假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如让孩子与同学、邻居的小伙伴、亲戚伴侣以及本身的同事多来往,让其在交往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同时也要让孩子多参加一些体育竞赛、文艺评比、学习竞赛等活动,从而体验竞赛中成功与失败的滋味,从中学会竞争的本事。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