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家事春秋】我的二姨(黄艳)
[打印本页]
作者:
往事平不如烟
时间:
2019-3-12 18:08
标题:
【家事春秋】我的二姨(黄艳)
在我眼眸里,她是那么芳芳,我愿把二姨的故事织成一首诗,终身为她诵读。
二姨和我母亲一样,她对我的疼爱如斑斓的母亲河,如淸江流水涓涓流淌在我心中,那些小时候的故事,就像电视剧一幕幕出现在我脑海中。
小时候很少见到我二姨父,刚解放时在恩施军分区工作,后抗美援朝到东北作为空军培养,二姨父的哮喘病是在东北站岗冻出的,最后转业前是北京军区装甲兵部队。属北京军区装甲兵第九师57131部队,驻地在山西省长治市。几年才能回来一次。我二姨和二姨父是姑舅表兄妹,我外公是我二姨父的亲舅舅。我二姨小时特勤快,长的又好看,我外婆生病,孩子太多,无法养活那么多孩子,我外公与他大妹妹商量好后,决定把我二姨送给她们家做童养媳,才七岁的二姨就这样成了我二姨父的童养媳。二姨每天的任务是打猪草,砍柴火,洗衣做饭,喂猪、喂鸡、喂鸭。对于一个几岁的女孩来说,实在太苦了。到滕家第三年时,二姨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死掉,没有人给她请医生治疗,奄奄一息睡在床上,我母亲知道后,告诉了我外公,我外公立刻叫我母亲去把她二姐接回来,白日不敢走人,比及月亮老高时,她们姐妹从床上爬起来,由我母亲扶着,向回家的路上一路小跑,走不动就坐地上休息一会,我母亲半拖半拉,天亮时终于回到了家中。两姐妹都瘫倒在地上。外公本身给我二姨治病,终于捡了一条命回来。二姨父的母亲来说了好多次,外公和我母亲都不肯放二姨走。二姨父的母亲一再保证不打骂我二姨后,我外公才准许把我二姨接回滕家。由于解放前夕,滕家遭土匪抢劫后,举家迁移恩施东门,为一家做豆腐的人家打工,租住在东门码头一个门板房里,后来涨大水,板房冲到了,又搬到舞阳坝桔园居住,与原主民林伯伯家成为邻居,林伯伯的母亲方氏一生行善,遇到二姨家差粮食吃,就送一些南瓜,白菜,基本上蔬菜都是林伯伯家免费供给。两家人结下不解之缘,过长女关秀给我二姨做了干女儿。刚刚解放,我二姨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姨和我二姨父才正式结婚。
结婚后二姨父依然返回部队去了,刚解放时很多单位差工作人员,当时洋湾病院差护士,经人介绍我二姨去当了一名护士,她婆婆知道后又骂又打,说一个女人不知道守妇道,怎么可以抛头露面去外面工作,何况那时做为一名军人的妻子,更要处处小心名声,二姨听话的退出工作的舞台,失去了工作,二姨吃苦受累也不敢做声,上有老,下有小,为了保留,她常去清江河边挑石头卖,又到冰棒厂领些冰棒卖,我还淸楚记得舞阳坝大街小巷二姨卖冰棍的声音,二姨的声音又甜又宏量,直要她一叫冰棍、好吃的冰棍,就会跑来好些小孩。六十年代时,恩施成立银行,街道负责任找我二姨说:你们的房子位置好,你是军人家属,带个头,把地皮让出来修工商银行,舞阳坝工商银行阿谁位置当时就是二姨居住的老房子,二姨二话说,无私奉献出来,立刻答应搬到新建街,在邮政局斜对面指了一块地,修了两层的土房子,那时候,二姨的公公婆婆都不在世了,二姨生了建斌、建国两个儿子,那年又刚怀上老三建华,把修房子的事情包给了乡下老家来的人,当时四处挖不到泥土做墙,就着地基的泥巴把墙壁做好,堂屋与街低出了一米多,没办法,工人找来一些麻条石,她们家的堂屋多了几步石梯子。二姨的故事如浸泡的緑茶,甘苦自知,亲人伴侣都非常清楚,老少对她的经历都很敬佩。
好在我二姨父一生正直善良,待我二姨很不错,虽然在部队是师级干部,但他从不为本身的利益去追求什么、去显赫本身,他是一个低调的夯实人,地方与部队领导多次关心他的家庭情况,他总是说没有困难,有困难也应该靠本身努力去改变,他说:占便宜不是一个共产党员所为的事情,何况本身身为部队的干部,更应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原则,不走后门,二姨一直都无正式工作,那时候二姨父转业到地区工业局做副局长,按常理来说,应该好解决,可三个孩子的工作,二姨的工作都没有开过后门,孩子们考进单位,二姨本身靠摆地摊卖些东西过日子。
小时候我二姨常接我到她家住几天,她一生没有生过女儿,把我当本身的女儿样疼爱,我五岁前总喜欢与建斌哥、建国弟、建华弟挤在一张小床上,听建斌哥讲故事,白日我们四兄妹大街小巷都跑过,有时候二姨也奖励我们一人一张电影票,还每人奖励一根棒棒糖或者冰棍。
我七岁时上学后,来二姨家少了,二姨想我的时候就托我小舅舅把我带进城去玩两天,从那时候起,二姨说我是女生,不准我与大表哥和两个弟弟睡在一张小床上了,在我的人生轨迹里,第一次知道了男女有别。
我二姨是个性格爽朗,行事果断,精力充沛的人,经历那么多,依然行事风风火火,对邻居,对亲人总是有好吃的东西都可以大家一起分享,她对弟弟妹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过年总要接到她家去,吃饭后带着大家一起去东风照相馆拍张合影,阿谁年代,能有一张照片的家庭不多。每年过端午节,她会给每个亲人送一些粽子。
那年,二姨父生病,疼的站不起来,工业局领导知道后安排了一辆车子送他去病院,他拒绝用公车,本身一步一登,和二姨不知走了多少步才走到专病院,那时没有公交车、没有的士。病院检查的结果是食道癌,我二姨父坚决不让医生打昂扬的营养针,他说能为国家节约一分线是一分钱,二姨父不能吃,不能喝,瘦的皮包骨头了,见到我哭,我二姨父还强行在脸上挤出微笑,他说燕子不消悲痛难过,人生如此,生死拜别很正常。我想着二姨父进院的前两个星期,因修房子后经济状况不好,饭桌上有三个蔬菜,我和儿子路过他们门口,被二姨看见,骂我为什么不进门,我知道他们的难处,尽量少去,一去至少俩位白叟又要去买肉,躲避不了,我们母子俩上楼后,二姨把仅有的三个鸡蛋打入碗中,合着西红柿炒了一盘鸡蛋。他们俩分成两份装进了我和我儿子的碗中,我被这份简单的爱震惊了我一生,成了我一生不朽的记忆,二姨父去世三年后,我二姨永远离开了我们,直到现在,一提起我二姨,我都会流泪,小时候我常听二姨讲她的故事,还有那些丛林中的狼故事,她的点滴小事都会讲告诉我,我也习惯做她的聆听者,至今,那份思念与哀痛早已揉进了我的心脏里,想着、念着、生生的疼痛着。
两位白叟的勤劳与善良,正直无私的作风影响着我的一生,也感动着身边所有人。
作者:
漫步晨熙
时间:
2019-3-12 18:09
老一辈的軍人铮铮铁骨
作者:
酗们啊
时间:
2019-3-12 18:10
白叟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依然坚强地活着,我们那什么理由安于现状呢!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