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寻找邳州清代进士杜凤藻(沈向明)
[打印本页]
作者:
往事平不如烟
时间:
2019-3-13 20:43
标题:
寻找邳州清代进士杜凤藻(沈向明)
2019年2月27日上午11时39分,我收到著名文史学者程荣华先生发来的微信:“我查出杜鸣岡(冈),邳州人,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赐翰林院检讨。检讨为翰林院官名,位在修撰与编修之后,以三甲进士补授(可见杜氏为三甲,至于三甲的名次待查。)”“程老!太谢谢您了!您为邳州的杜姓人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这是他们多少年来苦苦想知道而不知道的啊!”我在给程老回复时,无法按捺内心的激动,双手不住地颤抖,几乎都拿不住手机了。这又何尝不是我十余年来,痴心不改地寻找却一直没有找到的答案呢!
程老在微信中说的杜鸣岡(冈),本名杜凤藻,字鸣岡(冈),为吾妻的六世祖(烈祖)。早在与妻相识的时候就听说过他的事迹:据老辈人说,他是赐同进士出身,钦点的翰林院庶吉士。我曾想把这些辈辈相传的故事写下来,但一直苦于没有任何证据来证实他的进士身份而无法下笔。十多年来,我先后向邳县志的总编纂和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的专家请教过,结果都是从未听说过。在某文化研究会成立时,我也曾想借助研究会的力量解开这个压在我心中许久的谜团,但是那位负责人告诉我,他们的主要成员都是一群上了年纪的白叟,想帮手我去现场调查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直到2013年8月31日,我有幸见到了未被战火烧毁的杜氏家谱和族谱,犹如饥渴的人见到了面包和牛奶一样,用相机将其全部拍下,作了细细研究。可还是找不到事件发生的确切年月。
去年2月中旬,实在按捺不住的我,按照数位有年人的口述,写出了《被遗忘的翰林杜凤藻》一文,被文化大咖、主任编纂徐景洲老师颁发在他主编的著名网刊《文化佳园》上。后又针对热心读者提出的问题,我再一次踏上了寻访翰林之路,找到了杜进士的墓和一些遗物,并且得知那代表科举时代的“荣誉证书”——旗杆石,却被邻村的外姓人、绰号为“二毛镉”的人给砸毁了;还有那欲建街所置办的四个大碾盘也在1971年被人敲碎后垒猪圈了!
至于杜凤藻究竟是哪一年考中的进士,在北京工作的老表曾帮我去国子监博物馆实地查看,其结果是进士题名碑因历经数百年的风化被剥蚀得太厉害,已无法辨认上面的笔迹。之所以要写出两篇(第二篇为《再谈被遗忘的翰林杜凤藻》)关于进士杜凤藻的文章,我意在抛砖引玉,毕竟本身手头所掌握的资料有限,巴望得到方家的指正。
然而令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时隔一年,文化大咖、主任编纂徐景洲老师精心策划了“邳州文化名家系列访谈”,并且引荐我拜访了著名文史学者程荣华先生,使我在对程老进行访谈的同时,有机会当面向他请教。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程老关于进士杜凤藻的回答。这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