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没有劳动教育的成长将会“失重” [打印本页]

作者: diegebadi    时间: 2019-3-14 10:25
标题: 没有劳动教育的成长将会“失重”
本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胡卫聚焦劳动教育问题,并上交了相关提案。胡卫认为,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不雅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多少年来早已在公众中得到共识,然而当下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在教育的五个维度中,劳动教育大有越来越淡化的趋势。很多时候,教育在必然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生活,孩子不能真正深入体验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更多的是聚集在学校里啃书本;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本身的孩子过于溺爱,造成了一些孩子养尊处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在他们的身上得以表现;更值得忧虑的是,由于劳动教育不充分,在一些孩子心里有不放在眼里劳动的思想倾向……

“劳育”是教育体系中不成或缺的重要一环。2015年7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用3-5年时间,鞭策我国中小学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遍及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改变一些学生不会劳动、不放在眼里劳动、不爱护保重劳动成果的现状。

劳动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孩子在劳动中获得一些生活体验,以及从劳动中获得生活的乐趣,培养一种现代生活的态度与方式,既是今后生活的需要,也是未来保留的需要,更是今后发展的需要。劳动教育要想真正成为城市孩子成长的价值底色,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与时俱进,坚守教育良知,切实转变教育不雅观念,提高对劳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当然,如果应试教育还在“翻江倒海”,劳动教育被弱化、被淡化的趋势就会更加明显。

别的,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形成体系,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建立一个从幼儿园到大学,各学段目标明确又有机衔接的劳动教育体系。其中,既包罗不同发展阶段关于劳动核心素养的说明,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元课程体系。

随着本质教育的推进,各地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活动中心等已经渐渐完善,这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条件。当然,作为年轻的父母,也要更新本身的育子不雅观念,采取有效的举措,鼓励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承担必然的家务,让劳动教育融入家庭生活。

(燕赵都市报 樊树林)
作者: 翡翠王朝    时间: 2019-3-14 10:26
点赞支持,父母以身作则,带领孩子劳动体验,才是最好的学习[玫瑰]
作者: 稚子    时间: 2019-3-14 10:27
赞!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