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用此三法品诗妙不成言:相类对比、逆意本思、反向代入 [打印本页]

作者: 往事平不如烟    时间: 2019-3-14 15:25
标题: 用此三法品诗妙不成言:相类对比、逆意本思、反向代入


吟诵古诗,知其大意,是小儿科,一如能举杯喝好茶,不知好茶不是喝而要品。品读是深赏探奥一如深山觅宝,那是功夫。顾随《苏辛词说》薄小一册,篇篇精短,微言大意,得诗之三味,有一己之独见,且文字雅致典美,随手一翻,书香扑面,不三读不休。他品诗,我品他文,进而品其诗,好诗本来可以这样读,读的是才情与学识,读的是古人那一份天籁诗心。学品诗当从大家,方是巨眼慧心。

读诗宜相类对比读。曹植有诗‘‘万里犹比邻’’,王勃承其意而作‘‘天涯若比邻’’,后者成千古绝唱,前者鲜为人知。而其不同只在天涯与万里二字,何以审美效果天差地别?万里,虽言其远已是大远,但毕竟有限头。天涯,却是极远最远,远的不能再远。更重要的是,万里,是抽象数量词,没形象感画面感,天涯,却是辽远阔大具象,质感特强,令人顿生旷远无涯感。因而与比邻形成最远比来的强烈反差对比,以空间距离无限大,反衬情感距离无比近,遂成赞美与描写友情深厚无比的千古名句。品诗,知前承,作对比,更见其魅力之独美。



读诗还宜用逆推法。因为诗是诗人丰富生活与情感的浓缩,万千文字化为四句或八句,读时则逆向还原诗人浓缩过的生活与情感,并联想到本身的生活与情感,寻出那千万字的内蕴,这正是诗无达诂品味无穷的原因。读诗第一问:这么好的诗是如何写出的?正如孟子所说,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吃鸡蛋问哪只鸡为何下这蛋,这就是读诗必从诗人切入的原因。

赏诗方法有多种,否定法也是一种代入式,反向刺激,强制读者进入诗境。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试问,为何不说更上三层楼?上的楼不是越高看的越远吗?怎么可能上一层就看尽风景?要回答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还真不容易,但若回答的好,还就真能通达诗心!小诗大学问,若给小学生讲古诗,开头我就问你能背多少古诗?诗与故事书,你更喜欢哪个?相信喜欢读故事书的人多,但我却要强调读好古诗比多读故事对一个人的成长更重要,又该如何讲?



【作者:徐景洲】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