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赏金瓶:潘金莲夹肉给瞎子郁大姐吃,三个版本三种写法奥妙安在?
[打印本页]
作者:
往事平不如烟
时间:
2019-3-16 07:45
标题:
赏金瓶:潘金莲夹肉给瞎子郁大姐吃,三个版本三种写法奥妙安在?
李桂姐来西门府求情避难,吴月娘召集众人陪酒解闷。郁大姐先唱曲子助兴,孟玉楼“斟酒递菜儿”给她吃,调侃戏谑,拿她开涮,逗大家开心,出尽风头。潘金莲岂甘落后,轻易放过这样一个逞才使能的恶作剧机会?她以夹肉吃为名,继续“把玩簸弄顽耍”郁大姐。此一细节,词话本、崇祯本、张竹坡评本写法不同,着力点各异,自有优劣高下之分。
词话本写潘金莲“又大箸子夹腿肉,放在他鼻子上,把玩簸弄他玩耍”。郁大姐用手弹琵琶,“夹腿肉”当是影射其手指如猪腿。先将肉放在郁大姐鼻子上,让她闻着吃不着,像戏耍馋猫。故意用“大箸子”夹大块菜,郁大姐要吃,也必需用力张开大嘴,才能吞下这大块腿肉。 “把玩簸弄他玩耍”之意毫不掩饰,恶意昭彰。
崇祯本写潘金莲“大箸子夹块肉”。换“腿”为“块”,强调数量,略去肉的特征。其实,加不加“块”,都不影响肉的“块”数,肉必定是论“块”的,不加量词,反具模糊性:既然是“大箸子”,也可能夹了不止一块肉,夹的肉越多,潘金莲恶意越明显。而以“块”代“腿”更是弄巧成拙,失去“腿肉”的影射意蕴,反而淡化了潘金莲“把玩簸弄”的良苦用心。
张竹坡评本写潘金莲“大块子夹块肉”——虽然沿用了崇祯本的修改,却又将“大箸子”改成“大块子”。显然,这“块子”不是与“箸”意义相同的“筷子”,而是数量词,强调夹的这块肉非常大,即挑了一个块头很大的肉,突显出潘金莲意在“把玩簸弄他玩耍”。但两个“块”字词语重复,“大块子”也不如“大箸子”更有表示力——特意挑双“大箸子”夹肉,显然是为了夹大块的肉。刻意强调“大块子”,反而多此一举,直露而少含蓄。
三种版本描写各有千秋,命意也自有别。词话本出自民间文人高手,保留了市井语言的原汁原味,虽粗俗却如画。崇祯本是文人本,改后固然雅致,但失“腿”之后,却也大失情趣与力道。张评本更雅训,却浅薄,语意看似更顺口、明确,却失之直白平淡,令词话本白描神韵尽失。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