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教育 | 哈佛大学教授: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一堆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 [打印本页]

作者: hefei    时间: 2019-3-16 17:55
标题: 教育 | 哈佛大学教授: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一堆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取得成功?博得尊重?

还是,享受乐趣……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以下四位不同领域的名家对教育的本质有着惊人一致的认知,也许,这就是教育的答案和目的……

01

走出去了解整个世界

是孩子们的必修课



哈佛女校长:走出去了解整个世界是孩子们的必修课。一句“我不是什么哈佛的女校长,我就是哈佛的校长”,让人们记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以下是这位校长在哈佛的一次演讲,她用本身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到底为什么必然要走出去,看这个世界。

“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 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更加坦荡。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彼此的差异已经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

02

教育不教知识和技能

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理查德·莱文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任耶鲁大学校长。他曾说:“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因为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按照本身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大学教育有什么用

理查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中这样提到: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通识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标的目的,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标的目的,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正如《大学的理念》的作者约翰·亨利·纽曼所说:“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对本身的不雅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阐明不雅观点时有道理,表达时有说服力,鼓动时有力量。”

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来面目,切中要害,解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无关的细节。

教育能让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03

教育不改变生活环境

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2005年,美国已故小说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曾在凯尼恩学院的毕业典礼上颁发演讲。

华莱士是在西方有卓越影响力的作家,被誉为“近20年来最有创造力的作家”。

演讲的一开头,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两条年轻的鱼遇到一条老鱼。老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年轻的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别的一条:什么是'水’?”



演讲中提到,一个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床,赶赴办公室,应付8-10个小时充满挑战的工作。然后去超市、做饭,放松一会就得早早上床。因为,第二天又得周而复始,再来一遍。

人很容易在这样的生活里,形成无意识的惯性:无意识地翻手机、给生活加速、陷入琐碎的柴米油盐、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冷漠、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像开头的故事一样,生活在“水”中太长时间,已经不知道水是什么。

04

教育能否让你活得幸福

取决于有意识的思维方式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风靡全球,教授这门课的泰勒·本·沙哈尔教授认为:“幸福取决于你有意识的思维方式”。

并总结出了以下12点有意识地获得幸福的思维方式

1. 不竭问本身问题每个问题都会开启自我探索的门,然后,值得你信仰的东西就会显现在你的现实生活中。

2. 相信本身。怎么做到?通过每一次解决问题、接受挑战,通过视觉想像告诉本身必然做得到,也相信他人。

3. 学会接受失败。不然,你永远不会成长。

4. 接受你是不完美的。生活不是一条一直上升的直线,而是一条上升的曲线。

5. 允许本身有人的正常情感。其中,包罗积极和消极的情感。

6. 记录生活。

7. 积极思考遇到的一切问题学会感激感激能带给人类最单纯的快乐。

8. 简化生活。贵精不贵多。对本身不想要的东西学会说NO!

9. 幸福的第一要素是:亲密关系。这是人的本性需求,所以,要为幸福长久的亲密关系付出努力。

10. 充分休息和运动

11. 做事有三个层次:工作、事业、使命。找到你在这个世界的使命。

12. 记住:只有本身幸福,才能让别人幸福。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个诚实的父母。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呢?

就像Wallace在演讲中说到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真正的教育,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不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

本文来源:英国留学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不雅观点

不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官方意见

亚洲浪潮,博鳌视野

“安身亚洲,面向世界”

传递论坛最新动态,促进亚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对话的传达者,亚洲共同发展的瞭望者。
作者: 酗们啊    时间: 2019-3-16 17:56
当学会了一种思维,你会发现你已经学会了一堆知识
作者: XTT    时间: 2019-3-16 17:57
“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 粟利    时间: 2019-3-16 17:58
通识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作者: malataedu    时间: 2019-3-16 17:58
美国就是务实做办事提供正确价值不雅观
作者: 曦晨忆    时间: 2019-3-16 17:59
好学生学到思维方式(不是思维模式),差学生学会背书。要让学生学会思维必需借助“学知识”,差学生的错误是本末颠倒。
作者: 曦晨忆    时间: 2019-3-16 18:00
不是统一的思维而是具有民主.自由.正义感的思维
作者: 413191962    时间: 2019-3-16 18:01
我觉得读书培养的是万事万物的关联性,还有悟性很重要,
作者: hyydad    时间: 2019-3-16 18:01
"教育不改变生活环境,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本质改变就可以达成改变生活环境的目标!
作者: 稚子    时间: 2019-3-16 18:02
学习是为了学会正确的思维:认知——理解——判断——诀择——方法——成事(成功)
作者: 粟利    时间: 2019-3-16 18:02
知识与思维,两者相辅相成,有如硬币的两面;
教育,应培养出有学识,有思维能力,品格高尚的人。
作者: 曦晨忆    时间: 2019-3-16 18:03
罗辑思维。我们回避的学科。
作者: 稚子    时间: 2019-3-16 18:04
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你的认识世界,学习任何知识都不是问题,我们的大脑不能被固化,要的是和世界同步
作者: hyydad    时间: 2019-3-16 18:04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习惯性地养成一种自我意识的思维。
作者: 最好不相爱    时间: 2019-3-16 18:05
孩子问爸爸,地上有一张10元的钞票和一张5元钞票,你捡那一张呢?爸爸说,当然捡10元的喽。小孩鄙夷爸爸说,咋这么笨啊,都已经弯腰了,为啥不两张一起捡呢?这个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详,可一到具体事情,就分不出东南西北了。
作者: 粟利    时间: 2019-3-16 18:06
任何的知识就在学生还没踏出校门的时候就已经滞后了,但正是在学习这些无用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们练就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但我们高等教育恰恰不强调这些
作者: XTT    时间: 2019-3-16 18:07
这认知水平的确走在了人类的前沿,不愧是哈佛
作者: 怡然    时间: 2019-3-16 18:07
知识与思维是相附相成的只要不是机械的死读书通过知识悟出行事风格也就是思维方法,人不同悟出的道深浅也不同。
作者: XTT    时间: 2019-3-16 18:08
这才是正确的培养人才的目的
作者: malataedu    时间: 2019-3-16 18:08
因为美国根本不需要培养只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因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制度,世界各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会蜂拥而至。治人者得天下。中国的孙子兵书还是美国人玩儿得转啊。
作者: 曦晨忆    时间: 2019-3-16 18:09
教育背弃教书育人的宗旨已经很久了,要么为权力办事,要么为本钱办事,二者都与教育无关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