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男子商场买到240桶不达标食用油,将商家告上法院获赔30余万元 [打印本页]

作者: kshou780    时间: 2019-3-31 09:26
标题: 男子商场买到240桶不达标食用油,将商家告上法院获赔30余万元
楚天都市报3月29日讯(记者张理晶)武汉男子余某花3万余元购买了240瓶食用油后,发现商品不达标,将商家告上法院请求十倍惩罚性补偿。商家以余某买油“动机不纯”拒绝补偿,为此,双方在法庭上展开激烈辩说,彼此举证。法院认为,涉案商品确属不达标,判令商家补偿余某30余万。

2017年8月,武汉男子余某在某商场花3万余元购买了240桶食用油,用于食用和捐赠。因为余某体型偏胖,心血管有些小弊端,所以在购买食用油的时候特别注意挑选了“不含胆固醇”的油。为了确认购买的油品是否真的不含胆固醇,余某委托某检测公司对油品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该油品的胆固醇含量为0,饱和脂肪含量为12.2g/100ml,油品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

为什么“胆固醇含量为0”却达不到“不含胆固醇”的限制条件?为了搞清检测结果,余某查看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现“不含胆固醇”的限制性条件不仅仅是对胆固醇含量规定为0,并且要同时满足饱和脂肪的含量小于1.5g/100ml(固体)或小于0.75g/100ml(液体)。

余某认为,商家在销售中未尽到审查义务,违反了“食品安全法”。2018年5月,余某将商家告上硚口法院,请求判令商家退还3万余元购油费用,别的,商家的违法行为已构成十倍的惩罚性补偿标准,所以商家应还补偿本身30余万元。

同年8月,硚口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商家认为,该食用油有正规的检验合格报告,对于标签上标注的“不含胆固醇”,最多只是标签存在瑕疵,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别的,余某大量购买食用油动机不纯,不是以生活消费为目的。

法院审理查明,涉案食用油确属不达标产品。法官认为,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标准,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购买不达标食品后可以向商家索赔,并且商家对索赔不成推诿。法院一审判令商家退还余某3万余元购物费,别的支付30余万补偿金。

商家不服提起上诉。近日,武汉中院开庭审理此案。

二审中,商家还是对余某的买油动机提出了质疑,同时认为涉案产品从客不雅观上并未对余某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

余某则认为,食品的惩罚性补偿不以造成实际损害为前提,只需证明产品不达标即可。

法院审理认为,按照“食药法”规定,消费者主张的十倍惩罚性补偿,并不以造成消费者人身权益损害为前提。别的,商家提出余某并不是以生活消费为目的购买涉案产品,于法无据。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作者: malataedu    时间: 2019-3-31 09:27
问问,如果买到过期食品怎么补偿?
作者: 狼人    时间: 2019-3-31 09:28
不是应该找生产厂家索赔吗?还有发合格证的应该也有责任啊
作者: 曦晨忆    时间: 2019-3-31 09:28
给武汉硚口法院点赞[赞][赞][赞]
作者: 武与伦比    时间: 2019-3-31 09:29
不管动机如何,必需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不良商家不会坑害消费者
作者: 武与伦比    时间: 2019-3-31 09:29
支持把生产厂家罚得败尽家业,宁可让打假者发财
作者: 狼人    时间: 2019-3-31 09:30
如果先买一桶去检测,发现不合格,再故意买240桶去索赔,这叫动机不纯。但是买下240桶有怀疑而去检测发现不合格而索赔,这理应获得十倍补偿。
作者: 狼人    时间: 2019-3-31 09:31
这就对了!谁规定打假着不能得到补偿?
作者: 风铃摇    时间: 2019-3-31 09:31
正义的判决,为法官点赞必需严厉打击不良商贩
作者: 最好不相爱    时间: 2019-3-31 09:32
我怀疑买家是先做完检测,知道不合格之后,才买的数百桶油,目的就是索赔。
作者: wenhui0762    时间: 2019-3-31 09:33
我也是做食品的,这不是商家的责任,对于预包装的食品,商家的进货标准就看厂方的资质,生产许可,检验报告。如果这些都是正规的商家已经做到了自检的责任(除了农产品有自检仪器,其他的标准都是按厂方提供的检验报告为依据),这案件完全是厂方商品的虚假标注
作者: 稚子    时间: 2019-3-31 09:33
不良商家遍地都是,为什么沒有人办理?支持打假。任何商品与商标的的指数不符都要承担责任。
作者: malataedu    时间: 2019-3-31 09:34
这事要是在美国,商家得罚破产。中国已经很仁慈了。
作者: 怡然    时间: 2019-3-31 09:34
商家是否可以起诉生产厂家?要求生产厂家十倍赔付?
作者: 狼人    时间: 2019-3-31 09:35
这应该是罚生产厂家的,难道商家每进一样货多要拿去检测吗?还有这位男子就是靠这种事发财的,这可以理解为敲诈吗?
作者: baif    时间: 2019-3-31 09:35
只有在中国告不下来,在万恶的美帝出现这种事情,起码百万刀起的补偿
作者: yl个霸气的    时间: 2019-3-31 09:36
补偿是油厂公司承担吗?
作者: 火列    时间: 2019-3-31 09:36
按照这样的补偿。可以组团去超市买东西回来补偿,因为现在合格的东西太少,都大量添加剂,
作者: 狼人    时间: 2019-3-31 09:37
虽说余某购买动机不合格,但支持法院判决,对食品安全问题,不管人家动机是什么,你真没弊端,谁能挑出你理来。倒更希望多点余某这种人,国民食品安全才有保障
作者: kfiwjgg    时间: 2019-3-31 09:38
就不该该有购买目的这一说法,只要掏钱买了东西,就是消费者!支持这样的同志,这些人可以让食品安全更进一步
作者: wenhui0762    时间: 2019-3-31 09:39
我就想问一个问题,对于法院已经认定的事实,在报道时不能说明是哪个牌子的油不合格吗?必然要让其他消费者蒙在鼓里吗?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