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角度来说,中产的焦虑感是最严重的,对于孩子的未来也付诸了最多的期望。
2016年,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RobertD.Putnam)教授和他的团队花了75年时间,研究了107个美国出身于工人阶级和中上层阶级的年轻人,出了一本书叫《我们的孩子》。这个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跨阶层研究表白:上圈层的孩子们全部延续了父母辈的优秀基因和传统,占据着上圈层的社会地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除了极少数通过自身努力挤进上圈层外,其余的维持了中产现状。而对于下圈层,进阶到中产阶级显得更为困难,大部分依旧不才圈层徘徊。《我们的孩子》
我小时候,中国的媒体都很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国外的孩子们没有作业,没有考试,童年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学会玩!并且搞了一场中外夏令营,中国孩子在本质教育上,输得很惨!(注:关于此文,有很多质疑和争议,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80后老干部刷屏背后:一代“小皇帝”终成主人“翁”》)看了这种报道,作为小孩,其实非常搓火。国外的孩子们,竟然什么都不消学,就躺赢了!?直到我也有了孩子,才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美国有没有这样的童年?有的,都是底层的孩子才有岁月静好,中产的孩子都是负重前行。桑桑姐
当年在美国饱受争议的虎妈蔡美儿,被许多美国读者写信去骂她虐待儿童,甚至有网友预言说:你是个失败的母亲,女儿长大后必定有心理疾病。结果7年过去了,她的两个女儿一个本科哈佛,硕士耶鲁法学院,另一个刚从哈佛艺术历史系毕业,打算继续深造。她们不仅没有心理疾病,也没有母女反目,反而聪明开朗,热情大方,成为了两名多才多艺的学霸。《时代周刊》的文章中写道:虎妈让全美国的父母都感到疑惑——我们其实才是她提到的“失败者”吗?桑桑姐
按照该机构负责人何洁的说法,所有7~14岁的孩子只需要佩戴公司总部研发的特制“耳机”,通过音频脑波共振,再进行训练,即使蒙着眼睛,也能凭着听觉、触觉、嗅觉,辨别出颜色、图案、文字。蒙眼识字时,额头上有一道光照进来,之后就能感应到牌上、纸上写着的内容,这是一种神奇的感应能力。共青团中央
这场一个亿的骗局,即使听起来无比魔幻,却实实在在发生在了2010年后的北京,上周(2018年底)刚刚判决完毕。 在阶层固化论走红的今天,这些来自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对向上的通道感到绝望,同时害怕本身的孩子阶层下滑。 真实故事计划
学习和教育,都应该出于更高的目标。
“我必需研究政治和战争,就是为了让我的孩子们能研究数学和哲学。我的孩子们应当研究数学、哲学、地理、自然、历史、造船学、航海、商业和农业,目的是让他们的孩子们能够研究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编织和陶艺。”亚当斯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