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项贤明:教育改革为何陷入困局
[打印本页]
作者:
kobelai
时间:
2019-4-25 11:12
标题:
项贤明:教育改革为何陷入困局
图片来源:unsplash
我个人对中国教育改革现状的估计比力悲不雅观。不能讲中国教育改革失败了,但至少现在是陷入困局了。我们花那么大力气,实际上效果不佳。不管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国家政策,很多情况都是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
问题出在哪里?就我个人不雅观察来看,中国的教育改革要摆脱困局,首先必需对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清理和辨析,弄清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假问题。实际上,中国教育改革很多时候是在用错误的方法去解决虚假的问题。问题真假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事实是不是存在?事实不存在,问题就是假的;别的一种情况是,事实是存在的,但辨别问题性质的时候搞错了。目前为止,至少三类问题是混淆的。
第一类问题,是把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混淆。
教育改革,尤其是宏不雅观层面上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往往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改革。教育的问题,在社会生活其他领域也会有所表示;同样,社会问题也会在教育领域出现相应的表示。正因为如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很容易被混淆。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出现了问题,也会在学校里面表示出来,我们却把这类问题当成教育问题去对待,用教育的方法去改变它——这是不成能解决的。
以职业教育为例。职业教育发展的症结不是投入、办理等问题,最根本的是社会分层。大量调查表白,凡是进入了职业教育轨道的学生,最后就进入了社会底层。不管你说职业教育有多光荣,人们都不肯意让孩子送去接受职业教育,道理就在这里。这种状况完全不是靠教育改革能改变的,而是要依靠社会阶层利益的调整。例如,通过立法建立国家资格证书制度,凡是国家级高级技工,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大学教授,那时候公众对于职业教育的态度自然就会发生变化。
还有现在社会议论最热的高考改革,许多人认为这是学生减负的好办法,这就是把学生负担当作一个教育问题去对待,试图用教育改革去改变。这也是不成能的。为什么中国学生负担这么重,校长老师负担也这么重?很简单,这不是教育问题。中国这么多人口,就业压力必定大,同时现代化意味着产业对劳动力要求的数量越来越少,但是对教育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别的,社会保障机制没建立起来,找不到工作往往意味着你的基本生活会出问题。这就决定了老百姓必需通过教育来竞争饭碗。强迫学校不补课不成能真的达到减负的目的,因为你禁止不了社会上的各种补习班,即便你强行取消所有补习班,也无法禁止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加压。高考不分科、减少考试科目也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学业负担的根本原因是前面所说的两方面社会原因,而不是教育本身的原因,不解除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剩下一门还是要累死学生。通过问题辨析,弄清楚学生负担不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这是我们真正解决问题的前提。
第二类问题,是把办理问题和教育问题混淆。
虽然教育改革所面对的办理问题一般都发生在教育系统内部,但教育改革所面对的办理问题与教育问题仍然是两类性质不同的问题。实际上,即便同样发生在教育系统内部,办理活动和教育活动也是两种不同的过程,其性质、理论基础、活动方式等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
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可以说是这类问题的代表。这类问题看似是具体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实则主要是一个具体的办理问题。稍微细致一点阅读马加爵事件的材料我们就会发现,虽然开展相关教育也有益处,但这个问题本身主要不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办理问题。受到舍友那样的欺侮而又投诉无门,很多心理正常的人都有可能进行极端的报复。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宿舍办理建立了有效的合约和投诉机制,学生入住宿舍即签订协约,知晓和承诺在宿舍哪些事情不能做,不然将受到批评教育乃至处罚,并知晓受到舍友干扰或欺侮可以去何处投诉,投诉后又能到迅速有效的解决,那么,这类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试想要是马加爵在第一次受到同学欺侮时就可以提出投诉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他和同学的矛盾就不会日积月累到须通过杀人来了断的地步了。
第三类问题,是把政治问题和教育问题混淆。
有些问题属于社会利益分配的政治问题,需要政府通过政治手段去解决。比如说,教育均衡也是个假问题。现在人们说到教育均衡,往往提到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但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不是这些宏不雅观问题,而是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城区学校不一样的问题。实际上,从教育专业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孩子的智力水平、人格特征、兴趣倾向等都存在差异,因此把每一所学校都办到“重点学校”的水平不仅是不成能的,也是不该该的。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让学校办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允许孩子按照本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学校,将来成为本身想成为并能够成为的人。
但是,这样的不雅观点,在目前的社会政治语境中是很难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显然,这不是教育问题,而是个政治问题,因为它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从专业角度来说,这不是个问题,但因为他“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于是教育行政部门也不能忽视,因而也就成了问题。但我们千万别忘了,它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而不是教育问题,别指望通过教育的方法来真正解决它。只有社会阶层利益调整合理了,各阶层都能平等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这种所谓教育均衡发展的矛盾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实际上,所有办过教育的校长没有人承认教育能均衡,因为每个人生出生就是不一样的,所以真正要做到的是学校多样化。提供最适合孩子的教育,这才是教育改革的标的目的。以前有一句流行的话,“没有教不会的老师,只有不好的老师,”这也是错的,应该是“没有差生,只有进错了教堂的学生”。包罗人们呼吁的“学生减负”,是所有的孩子都认为所有课都是负担吗?不是的,数学天才就认为数学没教够。老百姓心里的怨气需要用政策手段解决,但千万别指望说把学校办得都跟北大附中、清华附中一样,不成能、也不该该。
总之,我对中国教育改革有点更悲不雅观,因为连最基本的问题没有搞清楚。现在最需要的是把问题搞清楚,厘清问题,进而再寻求解决之道,不然就会事倍功半,甚至背道而驰。
(*本文为作者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财经》合作举办的“教育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作者项贤明,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文章为作者独立不雅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
wenhui0762
时间:
2019-4-25 11:12
这是清醒的剖析,但说到某些人,也就是某层次人的痛点,硬拳打软包,并且是积累下来的大软包,可能没用。老百姓自求多福。
作者:
风铃摇
时间:
2019-4-25 11:13
教育的目的忘了
作者:
留洋
时间:
2019-4-25 11:14
中国教育是历史以来最好的时期,并且会越来越好,这篇文章看不出作者想说什么,你只要告诉我们,怎样作就是教育改革成功了,就能让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学校乃至每个学生和家长都满意,都公平,一代人一个命运,有些是必需要承受的,这就是公平
作者:
sandy0113
时间:
2019-4-25 11:14
请这些所谓的课改专家去一线体验一下!夸夸其谈谁都会!
作者:
粟利
时间:
2019-4-25 11:15
第一,教育首先是社会阶层间人才流动的一个最主要通道,因此,教育的公平性是个硬底线,是不能妥协的。
第二,公务员招考应该全国统一,不然会大幅削弱高考的功能。
第三,要实现教育减负,首先要给家长减负,提升社会福利,降低政府税费,藏富于民。
作者:
超人奶力
时间:
2019-4-25 11:16
教育破坏的差不多了
作者:
天煞孤星
时间:
2019-4-25 11:16
???①教育本来就是面向社会的,国民待遇且人人有责。②教育机构(体系)当然存在办理问题,教育活动和教育办理都是教育的日常活动。③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当然包罗学政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要培养责任和担当精神,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别的,我们的社会制度和标的目的决定了需要教育均衡,主要指的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幼、童年时期的孩子,智商方面没那么大的差异,需要高质量的家校共育。现在的教育改革政策,是最适合国情和最强大的,被广泛认可的。
作者:
XTT
时间:
2019-4-25 11:17
我觉得教育出来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在我们工作和当前形势发展面前是否能够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其实很多毕业生都想坐办公室,这与社会发展规律性是背道而驰的,失去了实事求是应用价值,再与社会工作中想对比更是显得脱离现实。不难看出各种综合矛盾相当复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难以解决。
作者:
wenhui0762
时间:
2019-4-25 11:18
万法归一:报答什么活着?
作者:
wenhui0762
时间:
2019-4-25 11:19
分析的透彻
作者:
田浩
时间:
2019-4-25 11:19
啥困局?啥困局?哪有困局?只要改革就是对的!碰到墙也要用头把墙撞穿!
作者:
风铃摇
时间:
2019-4-25 11:20
不是教育,而是各个标的目的都陷入了困局。
作者:
火列
时间:
2019-4-25 11:21
教育按产业来做,而不是按民生来做,注定失败
作者:
田浩
时间:
2019-4-25 11:21
第三类问题是根本问题
作者:
yl个霸气的
时间:
2019-4-25 11:22
实际一点,全面一点,才是一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唯一路径!
作者:
翡翠王朝
时间:
2019-4-25 11:23
专家在烤火
作者:
sandy0113
时间:
2019-4-25 11:24
支持、赞同作者不雅观点!句句条条切中要害,希望能引起重视。
作者:
超人奶力
时间:
2019-4-25 11:24
该改的没改,不该改的乱改,对如何打造一支高本质的教师队伍,很少讲,就现在高校师范生,和非师范生毕业都可以报名参加本地组织的教师招收考试,都可以当教师,就不合理
作者:
hyydad
时间:
2019-4-25 11:25
是人改革陷入了困局!!!……
作者:
413191962
时间:
2019-4-25 11:25
这是分析得最好的文章,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可惜这样的人没有来管教育,反而是那些糊涂蛋来管。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