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七彩生活:暖心贴心“金三角”(王以太)
[打印本页]
作者:
往事平不如烟
时间:
2019-5-2 11:23
标题:
七彩生活:暖心贴心“金三角”(王以太)
早就听说徐医大附院旁边有个生意兴隆的餐饮小市场,本地人称”巨龙”,说在那里吃的喝的什么都有,十分便利。但心里仍不踏实,这次去还是准备了煎饼、咸菜、水果、牛奶等备用品。谁知来到一看,显然准备是多余的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市场看上去是:小巧珑玲的规模,热火朝天的场景,丰富实惠的饭菜,伸手就来的便利,难怪医患人员美其名曰“金三角”呢。
说到“金三角”,许多人会联想到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老挝三邦交界处的三角地带,那里种植毒品,财富无限,故美名为“金三角。“此外还有我国的长江金三角、黄河金三角、淅江金三角等等,都是指经济特别发达,财源滚滚、富甲一方特别富裕的好地方。因此现在把徐附院北门外的餐饮市场比方为”金三角”也是不无道理的。这个餐饮市场很小,座落在徐医附院北门外面,是一个不起眼的弯曲约呈U型的小市场,是由几条小街巷的接头零星拼凑起来的,加起来长度难有百米,就像农村拾边种植的一块块小菜地,拼成一个菜园子,长出丰富的农产品。徐医附院周边的这些零星小地方,靠着得天独厚的附院病人有所须求的条件,有须求就有市场、就会发展,因此在不长的时间里,这里就逐渐形成了一个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兴隆火爆的餐饮小市场。
当我前天第一次来到小市场的时候,真的被它的热闹不凡的场景折服了,但见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的顾客,此起彼伏的吆喝,讨价还价的执着,令人感叹。走在其间,看着琳琅满目的物品,有着轻松踏实的快意,也有种实惠享受的满足。
我在徐州一直是转向的,到这市场里更是不知东西南北了,从这头走到那头,散步欣赏式的走一趟,为时仅几分钟,但却见到了餐饮行业的大千世界,就说稀饭吧,摊位前摆一溜不同品种的粥桶,白色的有豆汁、豆脑、大米粥、麦仁粥;黄色的有玉米粥、小米粥、南瓜粥;红色的是八宝粥、红小豆粥;绿色的是青菜粥、杂粮粥等等。粥桶后边,别离是各种各样的锅饼、油条、馒头、花卷、葱油饼、枣仁糕,蒸笼里的圆蒸包,平锅中的油煎包,现擀现烙的油饼,烙馍,随包随下的混饨、水饺;宽面条、细面条、雪菜面、肉丝面、鸡蛋面、杂烩面,面面俱到。各种菜肴更是名目繁多、门类齐会,荤的、素的、凉拌的、热炒的、笼蒸的、锅炖的,样样新鲜。铁笼中有待杀的鸡鸽,水盆里有待烧的鱼龟。
来到这一头,在一个拐弯处,摊位和店面混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他们彼此谦让,心照不宣,和谐相处,彼此关照。“姐,给我看一下,去去就来。”卖凉皮的妇女对旁边卖菜煎饼的摊主说。”好的,你去吧,这里有我。”卖菜煎饼的当仁不让、毫不犹豫的担当起大任。
桌橙整齐的店面里,顾客百里挑一,倒是外面摊位前涌满了人流,大都是陪护人买到病房去吃的,不会有多少人能坐在铺子里用餐。
我慢慢走在人流里,放眼望去,客流不竭,菜饭飘香,佳肴美味,目不暇接。看到什么都新鲜,闻到什么都诱人,但总觉得前面还有更好的,于是又往前走,期待的目光,选择的心理,总是不满意眼前的食品,所以选来挑去,竞一事无成,没有一样合适的,这是看花眼了!走到后来,在一个打油煎包的摊位前站了下来。望着黄黄的油光闪亮的包子,闻着平锅中散发的浓香,想着小时候赶集时吃到的李保田大蓬下的油煎包味道,于是不再犹豫,决定就在这里吃油煎包子、喝辣汤。一个60多岁模样的老扳见状大喜,热情招呼我们,随即打开热气腾腾的锅盖,又用小油壶在热包子上溜了一遍油,锅里顿时滋滋辣辣的声响,稍倾,又两手不仃的用锅铲子翻动将熟的煎包,飘出的香味沁人心脾、浸入肺腑,只见他随手拿来一只小条筐,按顾客必要将如数的煎包放到筐里,送到顾客手中,绿色环保又卫生。这一连串熟练的出锅动作,看得你眼花瞭乱,直到你吃完包子,还在不竭回味和欣赏赞叹厨师的高超手艺和敬业精神。
在病院里,除了治疗和检查,其余都是可支配的空余时间,所以去小市场的人並不显得行色匆匆,而是坦然消磨时间似的欣赏着,寻觅着,想找一个整洁的摊铺,吃一顿合适的饭菜。有一天吃晚饭时,我们沿巷走到了尽头,前面已是大街了,一个小老板本能的向我们推销说:”凉皮、面条、混饨、蛋卷,美味可口。”并招呼我们过去,我礼貌的答应说:“看看”。此时他更热情了,恐怕我们走,忙通知妻子准备,我觉得也该吃饭、不想再跑了,便让做两碗馄饨。老板娘麻利的开炉生火,我们随即坐进了狭小的、只能容几个人的小间。不多时,两碗热气腾腾的馄饨送到了我们面前,轻轻冒着的热气带着香味更诱人食欲,飘着菜香的汤水里,浮起一层油花,扁鼓鼓的小馄饨宽边圆肚,像一窝会动的蛤蟆蛋,烫烫的只好用汤匙慢慢品尝享用,咬一口滑爽香醇,嚼一下绵软筋道;汤水咸淡适中,清香四溢,不多时一碗下肚,已满身是汗。一结账两大碗十元钱,不贵也满意。原想吃一次就算的,没想到此后几天,身不由已的又来到这个地方,老板两口子更热情有加。人一熟也随便,我近前一看,简单的门面后是两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开间,只能坐几个人,靠右手是楼梯间,斜坡下摆放一架四个头的煤气灶,另有一圆桶锅,老板娘围着半身式大花围裾,熟练的操作着,小小的汤锅在灶火上吐着蒸气,她怕我嫌等的时间长,讨好的对我说:”老爷子,给你煮烂点,别着急。”老板在外面忙给我们放了一张只能容两人的小方桌,两边放上小橙子,说他姓陈,附近老徐州人,这个小店面一年租费4万。看来这地方真是寸土寸金了,一个不起眼的可以忽略不计的亭子间小铺,尚且租金4万,他挣的必定得十几二十万,那整条街一年下来是多少万呵,我算不清楚,看来还得“云计算”?我只能附合人们对此的美誉说:”这里真是黄金三角呵。”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的看法是:这里本来没有市场,由于徐医附院的存在,医患病人的须求,逐步兴起了这个不成或缺的餐饮小市场。对于这种不算正规的小市场,政府不是简单的堵,而是顺势而为,徐附院也大力配合,每天早中晚适时打开北门,为医患人员提供生活便利。为保证病院的医疗生活秩序和安全,病院保卫科特派一名”精诚特卫”人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保安专守此门,他们不限制人员来往流通,只是阻止大小车辆进入病院,以保证病院人财物的安全,这种人性化的办理办法,得人心、顺民意。故在此特衷心祝愿一一
”黄金三角”小餐饮市场红红火火,
徐附院医患人员平安然安,
徐州人民久治长安。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