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从“看天吃饭”到“水美江南”,邳州这个村庄经历了啥?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大脸    时间: 2019-5-16 20:32
标题: 从“看天吃饭”到“水美江南”,邳州这个村庄经历了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地势高亢、山多水少

一直是燕子埠镇的标签

不外,在郭庄村却有一个人人称道的

“小江南”

那里的景致如何?

这样的改变又是如何发生的?

今天的《土地规模经营村村行》

和小编一起到郭庄村去寻找答案



村民把土地交给村集体经营

郭庄村稻渔生态空间,正处在扬花期的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村党支部书记徐广峰盘算了一下,这茬小麦收获后,郭庄村就能把村民们的股金全部归还,秋收过后,就能给村民分红了。去年,郭庄村开始土地规模经营,还没大规模宣传发动,不少村民主动把土地交给村集体经营,对于他们来说,“看天吃饭”的日子有些“伤不起。”



村民戴维喜种了三亩两分地,对他来说,“一年两季收一季”是经常事。“一年之中就能收一季小麦。夏天,地里经常都是水,玉米都淹死了,排水也困难,结果一算账,连成本都搭进去了。”村里进行土地规模经营后,戴维喜果断把地交给村里经营,本身则安心当起了田地“守望者”,领起了工资。



徐广峰告诉我们,造成农户歉收的主要原因是这片土地不服整,凹凸差达到50公分,农民又一直种植传统旱作物,高处不存水,低处湖泽一片,大运河支流——小新河不仅没能成为富民之源,并且还让村民饱受水淹之患。



20多年前,村民也曾尝试过种植水稻却没能成功,这样的局面会因为村集体经营而改变吗?徐广峰心里也没有底,但是他还是决定背水一战,资金成了第一道“拦路虎”。“群众以土地入股,也有不少人主动找我,要当‘股东’,他们送到我手上的资金有接近20万。”徐广峰说,“包村干部、村支两委成员又凑了20多万,我们又贷款50万。”



稻米做成品牌卖出好价钱

解决了资金难题,徐广峰就把全部心思用在了整地上,他们在600亩的土地上进行旱改水工程,找平、修路、建渠,连沟……在去年阴历6月中旬,终于让水稻落在了大田里。



说起去年夜以继日的生活,徐广峰开玩笑地说,本身做生意,都没有这样拼过命。“那时候正逢高温,我们白日朝外排水,晚上向田里浇水,如果白日水不排出去,水温都60多度,稻苗都烫死了,这叫遛稻,我们坚持遛了半个多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年,郭庄村的水稻颗粒饱满,亩产平均一千三、四百斤。



在等待水稻成熟的过程中,村组干部也没闲着,他们按照最初的想法,在稻田里设置了竹亭长廊,沿线栽植花树,沟里放养鱼虾。在他们心中,一直都有一个“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乡村梦。而主打生态牌的郭庄村稻米,成为“燕兴”品牌中的一员,借助镇农业公司,稻米也卖出好价钱。

打造稻鱼生态田园风光

春去秋来,郭庄村不仅收获了满满的果实,还建构起一幅沟渠相连,阡陌相通、芦苇摇曳、水美鱼肥的高效农田新画卷。本年,郭庄村稻渔生态空间的土地面积已经扩大到了1300亩。



“下一步规划打造生态不雅观光旅游,让我们的景致更加有乡愁韵味。”谈到未来的发展,徐广峰侃侃而谈,“向北主要是农家乐,垂钓等区域,让城里人走进农村,看到我们鱼虾成群,稻花飘香的田园风光,让苏北江南留住更多人的脚步。”



鱼虾成群,稻花飘香

光想想小编就觉得美滋滋

期待未来这个村庄的华丽变身

编纂:杨潇梦 融媒体记者:刘交曼 摄像:韩林


作者: hyydad    时间: 2019-5-16 20:32
呵呵呵,碾庄的路过!
作者: 漫步晨熙    时间: 2019-5-16 20:33
我们这都想水改旱!种水稻不赚钱!
作者: 稚子    时间: 2019-5-16 20:34
真牛逼的,没有那么好,
作者: 超人奶力    时间: 2019-5-16 20:35
牛逼都是吹的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