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百姓列传:老街的“董三姐”(赵成海)
[打印本页]
作者:
往事平不如烟
时间:
2019-5-20 07:38
标题:
百姓列传:老街的“董三姐”(赵成海)
“董三姐”是男人,但大家都叫他“董三姐”。
老街很短,百来米的样子,西家炒菜,东家都能闻到,所以也就没啥奥秘可言。但董三姐是个例外,他总是大家的谈资,但谁也说不清他的一些事,也许他天生就是暴红体吧,所以几十年过去了,偶尔还会有老街坊提到他。
国字脸,大眼框,肩宽背阔,脸上还有几粒麻点,这是我能描述的董三姐的表面;细嗓音,小碎步,兰花指,这也是董三姐的独有特征。当两样附于一体时,再加上他一头长发,董三姐当年想不出名都难,他也想低调,可实力不允许啊,是不是?
“董三姐”这称呼是大人们叫的,他也应着,只是我们小孩子如果叫他,他会用眼睛瞪我们,摇着蒲扇嘟嘟囔囔地骂着,至于骂的什么也听不清。
一年四季,董三姐都拿蒲扇的,夏天手上还会多一条白毛巾,那衣服也比当年大多不修边幅的汉子们干净的多,圆领白汗衫白得亮眼,白线袜子,黑方口布鞋,反正就是干净,干净得很显眼,人群中自带光芒,所以,当年十里八乡的,他绝对算个名人。当年如果有直播平台这玩意儿,他开个直播,我相信圈粉会“噌噌”的,可惜了。
董三姐住老街汪塘边,一溜儿窝棚就是,旁边菜园子就是他谋生的来源。白叟们说他老家是山东的,现在想来应该是,他说话口音能听出来,他有时急起来侉音很重,再加上细嗓音,很是好玩,所以有时大家都故意逗他急,看他的洋相,然后哄堂大笑。
董三姐对我们小孩子很好的,他因为爱到十字路口补鞋摊那儿溜达,我家离那儿又近,所以几乎每天都能碰到他,大人们拿他开着我们也听不懂的荤笑话,他摇着蒲扇理也不理。只是看我们这些小孩子笑眯眯的,没事就逗我们玩。
董三姐有三个儿子,结局都不算太好吧,当年老街人都知道的,并且他家也没有后人生活在老街了,想来挺让人伤感的。
几十年前略显封闭的老街,偶有人去趟运河回来都能把见闻讲好几天,所以董三姐必定算得上另类,现在想来,他也许只是与周围格格不入吧,与世无争地,按本身喜欢的方式过本身的小日子,放在现在,也没啥大不了的。
最后一次对董三姐的印象是村里排演“春会”,那应该是八十年代末期了,扮演玩旱船的女人,董三姐当然是老街无二的人选,虽然那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但那身段,那小碎步,那翘起的兰花指儿,比金星女人多了,也许那一刻,他真把本身当成了女人,我相信,他那时是最快乐的。
董三姐的小曲儿唱得很好听,我是真的听过的,夏夜,老饭店北梧桐树下,他和补鞋匠闲扯着,没来由地他哼了起来,那词当年我必定不懂,现在知道了那是《小寡妇上坟》,他唱得挺投入也很动情的,当时我看了老想笑但又不敢,但那眼神,许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声音很细很幽怨,唱完停顿了好久,他喃喃地说,做女人多好!
九十年代后,街道慢慢向北扩了,老街原住民也逐渐搬了出来,打工、求学、经商,人口流动大了许多,圈子也越来越大,很少有人留意老街的事了。只是某一天,听说“董三姐”死了,大家才想到好久没看到他了,他好久没从街西摇着蒲扇迈着小碎步儿上街了。
老街破落了,也带走了一段历史,这街上知道董三姐的人也越来越少,那些掌故那些人都尘归尘、土归土了。
当年迈小碎步的董三姐,真的很女人的,小曲儿也好听!都说每个人今世末了的愿望,来生必定能实现,也许董三姐现在已经如愿,托生成女人了。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