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尘封的民俗风物:条编(许广洲) [打印本页]

作者: 往事平不如烟    时间: 2019-6-1 12:49
标题: 尘封的民俗风物:条编(许广洲)


我们家乡条编比力遍及,因为家家四时劳动都要使用条编工具,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条编。条编最好的原料是阴柳条和腊条,其次还有紫荆条、桑条等,几乎所有灌木的枝条都能当作条编原料,但编什么样的器具用什么样的条,什么季节的柳条适合直接用,什么季节生长的条要经过浸泡、处理后才能用,隔年的条怎么处理使用时才能结实、不易断……他们都有一套祖传的经验。

条编最好的便条是腊条,它当年能长两米多高,木质柔韧,一年一收割。腊条在农村,一般首先用来编织运肥料用的粪篓,筐一般有三尺多长,一尺半宽,一尺半高。编好后放在手推车上,一边一个,春天向田间运肥,秋天向家里运收获的庄稼。其次编牛筐,圆的,口大底小,深有一尺多,上口径有二尺多。这是在不设牛槽的地方喂牛用的,因而叫牛筐,春天出粪时也用它抬粪,因而也叫抬筐。其三是驴篮,也是圆的,直径一米五摆布,深约50公分,这是农民盛饲草、盛山芋干,或运粪时用的。其四是粮囤,因较大,要用粗便条编,大都是圆形,小的直径有三四尺,大的直径有五六尺。凡是准备在上面旋褶子的一般只有两三尺高,不准备旋褶子的会有一人多高。个别的也有扁囤,都是因空间需要而设计的。这第四种筐具使用率高,负荷大,只有用腊条编了才能耐用。

条编种类很多,用途也很广。如粪箕子,就有挎着的矮梁粪箕子和背着的高粱粪箕子,且都有大小多个种类。矮梁粪箕子主要是孩子们用来割草、跨东西,也可以盛满物件背着走路。高梁粪箕子主要是大人们拾野粪时用,也可以背柴草和其它东西。再如编篮子,就有各种用途的大小不等的篮子。按使用方法,有挎着的,提着的,背着的,挑着的,坐着的,吊着的;按形状有长的,扁的,圆的,方的,按用途又是各有侧重。

如成柴禾的柴篓子,什么便条都能编,多为元宝形,大小不等,以背着或挎着便利为宜,多数有三尺长,二尺宽,二尺深,上下实编,傍边花编透空,主要是拾柴捞草用。还有提篮,更是形状各异,大小不等,最小的可以当儿童玩具,大的也有三尺长,二尺宽,拔青菜,摘豆角等就能用上。

条编是一项实用技术,家家都用得到。大多数人都会这门手艺。村民冬闲在自家屋子里或院子里编筐编篓。搞常年编织的农户会在本身专门搭建的地屋子里编。所谓地屋子,是在地上刨坑,上边放上木棒和高粱秸,再培上厚厚的一层土,形成的半地下屋子。这种屋可大可小,既温暖又潮湿,是搞条编的好地方。



编织方法大致是,先在地上排好经向条,用脚踩着编上纬向条,打好底,再将经条和纬条弯曲向上,在其上编上水平标的目的的便条。至于元宝形或直筒形,全由水平向便条配合竖向便条的走向而定。编到上口后,开始“拿沿”,这是所有条编的重要一环,有谚语说:“编筐编篓,拉巴人口;不会拿沿,饿煞一半”。打好底子后的便条向上弯曲并编上一些水平向便条后,就开始加倒插条。所谓倒插条,是按设计高度和拿沿要求,计算好便条的长度,将小头削尖,并插到竖向便条中,当编到设计高度后,就用倒插条的粗头,按需要编成辫沿或绳沿(类似辫子或绳子的编法)。好的条编手必需手劲十足,因没有模具,全凭心里想样子,靠手来掌握,没手劲的人编不出好产品。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