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2025年,目前市价“100万房产”值多少钱?行家分析让购房者觉醒 [打印本页]

作者: 兵者    时间: 2019-6-2 07:45
标题: 2025年,目前市价“100万房产”值多少钱?行家分析让购房者觉醒

到2025年,现市价“100万房产”能值多少钱?专家分析让购房者清醒

如果不是这么多年房价一轮高过一轮上涨,除了自住外,相信不成能有那么多人涌向购房市场,房子作为金融属性在房价上涨过程中不竭显现。现在购房投资,就跟理财一样,不外就是两个希望:一是希望房产能够保值,最好能够跑赢通胀;二是希望能够获得必然的租金收益,为家庭带来现金流。

房价涨到今天,除土豪外,大多数老百姓购房确实不容易,购买一套房,需要用尽毕生积蓄,并且还要按揭二、三十年的房贷。所以,老百姓在购房过程中都特别谨慎,要看城市,要看地段,还要房子的品质质量,总希望买到性价比最高的房子,这房子以后不管是用来养老,还是留给子女财产,都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大事。现在问题就来了,房价如此高,一部分人都无力购房了,未来房价到底是涨还是跌?



先来看看当前的房价到底合理不?

事实上,除短期政策外,决定房价的凹凸的就两条关键因素:一是供需,二是货币。房子是用来住的,如果房子缺乏居住属性,相信大多数房产投资者也不成能购买多余的房子放在手里,不然他们把房子转卖给谁?一般来说,接盘者主要还是刚需购房人,这就决定了住房需求是按照人口来定。

目前我们的户籍城市化率是43%,而常住人口城市化率59%,如果以初级发达国家的70%城市化水平算,我们还有27%的增长空间,但考虑到我们部分常住人口或者农村人口已经在城市里购房,如果按照一半折算,那么还有13.5%的空间,加之考虑到下半程城市化率会放缓,数据上会低于此前年均1%的城市化速度,估算达到70%城市化水平大概还需要15年摆布时间,这是说的购房需求端。

还有1个数据,目前我们住房年竣工量大概是10亿平米上下,按100平米一套算,每年大概新增供应1000万套。与近年年均1400-1500万新增城市人口来比力,住房供应显然是不能满足新进城市人口需求,当然这里还不包罗城市居民本身的改善需求。当然,这里是说的总量,城市之间人口流入和住房供应数据差异,也导致了各城房价涨幅大小不一。

别的,关于货币因素,可以举个例子说明:过去一件5分钱的商品,当时一套房子总价2万元,经过30年发展,同样商品的价格变为5元,而房子总价变为200万。那么,你觉得是商品价格低了,还是房价高了呢?事实上,两者无所谓凹凸,只是同比例放大了100倍罢了。这就是房价与货币之间的奥秘关系。



未来房价还会上涨吗?

房价上涨了这么久、这么多,让不少人产生一个大疑问:房子也是商品,不成能只涨不跌,那么房价什么时候下跌呢?笔者认为,正如上面分析的一样,房价当然也有跌的时候,此前也有跌的年份不是?但很快又涨上来了,未来还会跌吗?我认为会跌,不外还是会涨上去,至于什么时候真正涨不动,个人认为,那起码也是完成初级发达国家时,那以后就不涨了吗?也未必,只要有货币超发这个因素,没有理由其他商品价格涨,同在池子里的房子不涨?即使美国超过80%的城市化率,房价不也还在涨吗?

到2025年时,目前市价“100万房产”值多少钱?专家分析让购房者觉醒

基于上面的逻辑分析,长期房价必定是上涨的,中间由于国表里综合因素,会有所反复,但都不影响房价标的目的。如果以2025年为时间节点的话,目前市价100万房产到那时能值多少钱呢?主要3个方面:

一是预计房价增长幅度。按照数据统计2008年到2018年间,全国商品住房年均房价涨幅在8.5%摆布,随着城市化速度放缓,住房需求稍微有所下降,加之货币供应速度从此前年均两位数增幅,到2017年和2018年降至8%,那么作为影响房价因素的货币供应增速也会有所下降,预计到2025年时,M2可能降至7%上下,那么预计房价年化增幅也会有所下降至7-7.5%,所以,到2025年时,全国房价平均增幅较当前在45%-50%之间。



二是城市分化,房价涨幅因城而异。这波房价上涨,因全国楼市战略去库存政策支持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棚改货币化安设政策,直接增加了本地的购房需求。随着棚改货币化政策逐步退出,那些主要依靠政策支撑的城市房价不成能持续保持高增长,部分滞涨,或小涨是大概率。此消彼长,而那些人口净流入城市、小学生人口数净增加的城市,房价会处于领跑地位,到2025年时,房价还是可能翻番。

三是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时针指到2025年,房产税经过多番准备,相关的征收制度性规范应已完备,有可能在部分热点城市进行推广试点。但在开征初期,应是“低税率、轻覆盖”,以减少增收阻力,从这个角度看,对房价的影响有限。加之如果税率过低的话,还可能因房东将成本转移到租房者身上而助力房价。当然,从国外经验来看,征收房产税从来也不是为降房价而来,不然,谁还会买房,税从哪里来呢?

学习更多房产知识,欢迎关注本号

往期热文:

房产专家肺腑之言!2019年买房、卖房经验良心总结篇,建议保藏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未来房价是涨还是跌?  (单选)

0人
0%








0人
0%








0人
0%








投票
作者: malataedu    时间: 2019-6-2 07:46
今日文章
作者: 陆党华    时间: 2019-6-2 07:47
百分之四十多的未城市化人口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老年人,估计在百分之三十摆布,一部分是其它年轻人口,大约百分之十。白叟没有购房需求,也就是说只有这百分之十分人有购房需求,这些人中,有一半以上是绝对买不起房的,剩下的百分之五可买可不买,这样一算,几乎没有多少人再买房了。现在真正买房的还是城市户口人员,他们都是为了投资,而不是为了住,所以说,房地产市场和人口已经没有关系了,只与金融有关系。不知道我分析的是否正确。
作者: 超人奶力    时间: 2019-6-2 07:48
住房增长与城市人口增长作者是按每人一套房子算的[捂脸]
作者: 稚子    时间: 2019-6-2 07:48
买来的人想涨,没买的人盼跌..
作者: hyydad    时间: 2019-6-2 07:49
我爸妈21万买的房子,当时1850元一平,现在还准备21万卖我,购房发票也在,但是房管局备案价格17000元一平,必需按这价格交易,求大神支招怎么降房价
作者: 零度的冰    时间: 2019-6-2 07:49
1个数据,目前我们住房年竣工量大概是10亿平米上下,按100平米一套算,每年大概新增供应1000万套。与近年年均1400-1500万新增城市人口来比力。这是你说的。是要每人一套房么?还是要每人每地都要有一套房?
作者: 风铃摇    时间: 2019-6-2 07:50
婚都结不了还买房干嘛
作者: 413191962    时间: 2019-6-2 07:51
一:根在老家,爸妈和大部分伴侣在老家
二:现在在苏州谋生。未来三年都不敢保证必然在苏州。
三:100平米的房子要20年时间来偿还。人生有几个20年。
四:老家上下两层小洋楼300平米造价30万。
五:比城里空气好
作者: 田浩    时间: 2019-6-2 07:52
其实和股票一样,有票唱多,无票喊空。如果说涨的人多了,说明房子在手的人多(一般多于一套),说跌的人多了(一般租房或只有一套),说明还想买房的人多,说不变的一般一二套房子,涨跌心态都平。看调查结果有一些参考意见。
作者: 酗们啊    时间: 2019-6-2 07:53
小编:我们上海人也买不起上海的房子你让27%的农民到上海来买房子?钱呢?他们买得起吗?中国人口越来越少了,房子还在造出来。你看房价以后涨呢还是跌。
作者: 田浩    时间: 2019-6-2 07:53
马晕说了:如葱一样便宜!试目以待!
作者: 曦晨忆    时间: 2019-6-2 07:54
如果别的产业不行,房地产还会涨
作者: 狼人    时间: 2019-6-2 07:55
买了房子后悔三年,不买房子后悔一辈子,有房子时无所谓,没房子时愁死人,房子对于刚需人群更多的是安全感、归属感,房价无论上涨下跌真正刚需人群都得买
作者: 酗们啊    时间: 2019-6-2 07:55
现在的房子会像以前的摩托车 记得小时候村里人有点钱就买摩托车 那时候特别潮 现在骑的人少了 都买轿车了 现在的城市房在远处看就像鸡笼 又小又贵 有那么多钱可以在乡下盖幢别墅了 将来的人也会转移下乡
作者: 孤单的我    时间: 2019-6-2 07:56
就是很多人买房了,现在的生意难做。很多人说现在过上了小康生活。其实现在比不了90年代的生活。现在有人敢不工作三个月试试,或者生病需要治疗一个月试试。看能不能把你饿死。
作者: 最好不相爱    时间: 2019-6-2 07:57
城市人不能到乡村买房,而乡村农夫又相反诵向城市购买房产,这是房价高企的一个原因。
作者: 留洋    时间: 2019-6-2 07:57
楼主超访客,担心大家不买
作者: 武与伦比    时间: 2019-6-2 07:58
“按100平米一套算,每年大概新增供应1000万套,与近年年均1400-1500万新增城市人口来比力,住房供应显然是不能满足新进城市人口需求”,人均60多平米还不够?是准备一人一套房吗?
作者: sandy0113    时间: 2019-6-2 07:59
2025年100平会到1000万不外那时1000万是现在10万等值
作者: baif    时间: 2019-6-2 07:59
现在的房子供已经大大大于需了,为什么价格还那么高????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